如今,人们越来越渴望自己的情绪能够得到呵护。
情绪价值,也被《咬文嚼字》评为年度热词。
谈恋爱,希望伴侣能提供情绪价值;上班,希望公司能提供情绪价值;不开心,希望消费能提供情绪价值。
关注个人情绪,注重个人感受,是一件特别好的事,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不过,凡事都要有个度。
如果把关注情绪,变成了索取情绪价值,那就很危险了。
在关系中索取情绪价值:不幸的开始情绪价值,指的是一个人影响别人情绪的能力。
一个人越是给人带来舒服、愉悦和稳定的情绪,那么他的情绪价值就越高。
不过,情绪价值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是自己对别人的要求。
很多人故意把这点歪曲,他们想要的情绪价值,是希望别人迎合自己的情绪。
而他自己,却从不付出。
比如,夫妻两人,一方要求另一方,时刻关注自己的情绪,无论是开心了,难过了,愤怒了,都要立刻回应。
表面上,TA得到了满足。
可是,有句话说得好,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当TA向别人索要情绪价值时,对方为了迎合TA,一直在消耗。
久而久之,对方总有坚持不住的一天,会爆发,这时候,关系的不幸就开始了。
因为,向别人索要情绪价值,就是不把别人当成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台情绪喂养机。
而他自己,也会变得越来越软弱,越来越依赖别人,最终,双方都陷入一种互相折磨的境地。
作家叶倾城说,有些人对情绪价值的需求太高了,朋友满足不了,家人满足不了,不止不休,时刻要有人陪,随时都需要人响应......
这种情况下,能响应他的,多半是骗子、杀猪盘。
社会学家沈奕斐也说,情绪价值其实是一碗毒鸡汤。所谓的情绪价值,只有你自己能给到你自己,别人是给不了你的。
事实上,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就是最大的情绪价值。
在工作中索取情绪价值:巨婴的开始工作中,什么样的人最招领导喜欢?
不是能力强的人,而是做事稳的人,他们情绪稳,能力稳,结果稳。
这些,都是成年人的特质。
奈飞公司就有一条非常著名的招聘原则:我们只招成年人。
在职场中,跟成年人相反的,是巨婴。
职场巨婴,就是那种生理上是个大人,心理上却是个婴儿的人。
他们的典型特征,就是在工作中索取情绪价值,随时需要领导呵护着、同事忍让着,把别人的忍让,看成理所应当。
你在工作中,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情绪极其不稳定,喜欢抱怨和甩锅,以一种我弱我有理的状态,让真正想做事、又有责任心的人,屈从于他们的情绪哭闹。
事实上,只有心理年龄没成熟的弱者,才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向别人勒索情绪价值。
因为他们沉迷于低级快乐,无论现状多么糟糕,只要被哄一下,就能自己骗自己,肤浅地开心起来。
有这种心态的人,在职场是发展不好的。
理查德·泰普勒在《极简工作法则》中写道:职场中,同事们会对一个无法良好处理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快速失去信心。
所以,与其期望在工作中获得情绪价值,不如专注自己的目标,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好。
能治愈打工人委屈的,从来不是老板的夸奖或同事的安慰,而是自己的实力。
成年人的世界,悲喜自渡,苦乐自知。
向商家索取情绪价值:韭菜的开始有一个这样的新闻,一位男生网恋,被骗了8万块钱。
但是他不但没有难过,反而很开心。
因为他说,我从来没有被人这样认真对待过。
让人可怜,又让人可气。
骗子能得逞,就是因为这位男生太在意所谓的情绪价值了。
很多的商家,也是利用了这个心理,大搞情绪营销。
你所珍视的情绪价值,正在被他们极限地商品化、功利化。
一个商品,成本几块钱,价格几百块。这中间的差价,就是你为情绪价值买的单。
前段时间出事的钟薛高,就是典型的代表。
一支雪糕卖到六七十,配上魔法似的情绪营销,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趋之若鹜。
现在,大众回过味来了,钟薛高也被自己的情绪营销玩死了。
当你想通过消费来获得情绪价值的时候,其实也把情绪的掌控权交出去了。
他们会迎合你,操控你,让你变成韭菜。
有的商家更直接,推出一些情商课来拿捏你,
从如何提供情绪价值,到王者型情绪价值操盘指南,让你欲罢不能。
这是新型的奶头乐,不断地喂给你,让你产生依赖。
有些人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一下子就中招了。
你看,向别人索要情绪价值,本质是总要人哄着你,可是到最后,都会变成总有一款骗子适合你。
著名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曾对可口可乐进行过这样的评论:
可乐就是可乐,没有更好的可乐,总统与乞丐喝的是同一瓶可乐。
说得真好,这句话可以同时看成对商家和消费者来说的:
对消费者来说,可乐就是可乐,不要在它身上附加太多情绪价值。
对商家来说,可乐就是可乐,不要过度营销,担心大众的反噬。
总之,我们都渴望自己的情绪被呵护,但是当你向别人索取情绪价值时,你其实是被他人控制了。自己才是情绪的第一责任人,索取情绪价值,不如追求情绪稳定。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