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情报网

电商仅退款为什么必须取消?

蓝海情报网 375

电商仅退款为什么必须取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资讯,上周出了一个消息,后面各家电商平台都会把仅退款的功能取消,或者是说只会把这个权利留给商家去判断是不是要去做仅退款。

之前 1 到 2 年或者说前几年,大众舆论更认为这是一个电商的进步,觉得现在有仅退款服务多么好。但是我之前的观点一直是这其实是一个不健康的模式。现在或者说之前很多领域商家经营惨淡,特别是服装,特别是女装领域,退货率能到 60% 以上,而且运费都是商家去承担,那基本上赚不到什么钱。

我以前的逻辑也讲过,电商的这个仅退款其实是在 卷 商家。然后虽然短期看好像消费者是得利了,买东西觉得不合适退,或者只要稍微有点不满意,或者心情不好,就给退了,感觉挺好。

但是这个羊毛出在哪里呢?电商的本质其实是通过规模化的销量去分摊商品的制造成本,并且中间没有多少仓储的成本,或者说门店的成本,这块都很少,所以能够实现价格比实体店要便宜很多。

但是这个要求运费不能占商品价格的比重过高。如果像之前的情况,卖 100 块钱的一个东西,假设有几十块钱的利润,然后五六块钱的运费成本。

总体上来说对商家来说大头还是赚的,但是退货率很高,而且都是仅退款,那这种时候,商家只要是卖一单,肯定就是亏的,这个时候如果卖很多,其实很难经营下去。只有一种情况,只有所谓的白牌商家,它的商品制造成本接近于 0,或者说很低,它可能能够勉强维持。

这个逻辑之前拼多多在用,其实主要是它平台下面的一些商品以及对应的商户,它们的生存能力相比之下比较强,或者说它们没有什么话语权,只能靠这个方式维持经营下去,但它们很难获得较高的利润。

你看拼多多的收入和利润在最近几年增长迅猛,然而平台上的商家却因缺乏资金,不敢轻易扩大生产规模,甚至连人员招聘都难以进行,能够维持现有的团队运营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商家们为了生存,只能拼命地降低商品价格,对成本进行精打细算,有些商家甚至不惜压缩产品品质,最终导致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现象。我认为,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来阻止电商行业这种无序内卷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如果仅靠市场自身调节,很难改变当前的局面。即使最终市场能够自行调整,所付出的代价也会过于巨大。

这可能需要等到整个社会形成强烈共识,意识到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而且大量商家因难以盈利而退出网络销售市场时,人们才会开始反思并做出调整,但那时造成的损失已难以挽回。

所以,我觉得确实有必要采取行动规范电商市场,就像直播带货行业,一直是先发展,之后再进行规范,到现在也还不能说已经完全规范好了。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更需要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释放国内的消费潜能。过去,大家赚的钱一部分要用于偿还各种贷款,在电商平台购物时,整个交易链条相对较短,资金大多集中流向少数平台或大商家手中。

而少数人由于消费能力有限,无法充分带动消费市场的活力。如果将资金更多地分配给中小商家,他们可以通过给员工发放工资等方式,促进资金在市场中的流通。但如果中小商家赚不到钱,利润都被大商家或平台获取,那么就只有少数人能掌握大量财富,这些人又不会进行大规模消费,相比之下,这种模式对消费的促进作用,甚至不如电商出现之前。

虽然此前我指出了阿里在业务发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实际上阿里仍是一家值得尊敬的企业。阿里原本一直没有推行仅退款政策,后来在市场压力下才不得不跟进,但没过多久又进行了调整。这说明阿里也在不断探索,寻求如何更好地平衡商家和买家之间的利益关系,从整个电商系统的角度出发,让电商生态更加可持续发展。

作为产品经理,在长期的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很多事情都处于一个复杂的系统当中,仅仅追求局部的最优解,并不能实现整体的最佳效果。因为不同的主体有着不同的立场和目标,每个人都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采取行动,当各方行动缺乏协调时,最终可能导致大家都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甚至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这已经不能简单地用零和博弈来形容了。

所以,我非常赞同取消仅退款政策。很多事情不能仅仅凭借表面现象就判断它是对是错,看似正确的做法,实际上可能隐藏着弊端;而看似不太好的做法,也未必没有可取之处。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其背后的逻辑,经过全面分析后再做出判断。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

标签:

ad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