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观前沿
1月30日,据科技日报报道,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人传感器,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它可以接近人类读者两倍的速度阅读盲文。这一机器人原本并不是作为盲人辅助技术而开发的,但其高灵敏度使它成为开发机器手或假肢的理想模型。它的灵敏度甚至与人类指尖相当。研究结果发表在新一期《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快报》杂志上。
阅读盲文需要高灵敏度,每个代表性字母图案中的点都非常接近。研究人员使用现成的传感器开发了一种机器人盲文阅读器,可更准确地复制人类的阅读行为。然后现有的机器人盲文阅读器,一次只能读一个字母,但这不是人类的阅读方式。此次研发的机器人传感器,指尖上有一个摄像头,结合摄像头和传感器的信息就可进行精准快速读取。
团队开发了机器学习算法,以便机器人阅读器能够在传感器尝试识别字母之前对图像进行去模糊。根据研究成果,机器人盲文阅读器可以每分钟315个单词的速度阅读,准确度为87%,比人类盲文阅读快两倍,准确度也相近。
图片来源:摄图网
技术价值观察
通过这款机器人传感器就能实现对盲文的精准快速读取;并且可以阅读被模糊处理的盲文。这一应用,可用来开发更好的盲文阅读器。
该项研究成果位于产业链下游环节,从产业链来看,智能传感器上游主要为设计、原材料以生产设备供应;中游为智能传感器器件加工制造与封装测试;下游是终端产品制造,其中以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应用领域为主。
宏观市场环境
智能传感器行业热度不减
根据IT桔子数据,2010-2023年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融资事件数量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17年融资事件数量为172起,为历年来的顶峰;2022年,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融资事件数量为115件。总体来看,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投融资热度较高。
从投融资金额来看,中国智能传感器投融资金额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21年,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投融资金额最大,达371.68亿元。
注:2023年数据统计事件截至2023年2月8日。
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多项政策的出台推动了中国智能传感器的快速发展,企业研发力度加大,未来国内企业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高;技术创新趋势向小型化、微功耗及无源化和高可靠性、宽温度范围方向发展;在物联网、汽车、医疗等领域需求将大幅增长。
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根据SDI发布的《2022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十大园区报告》,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83.9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1020.4亿元.,2022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1191.8亿元,2023年预计将达1425.4亿元。随着近年来,中国陆续出台多项政策,进一步明确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智能传感器作为物品与网络的桥梁,处于物联网整个构架体系的核心地位,在各个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前景,预计到2028年,中国智能传感器机场规模有望达到24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
中国智能传感器技术赛道热力图
根据产业热力图显示,目前智能传感器关键技术强相关的城市集群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和华中地区,尤其是湖南省成为重点发展区域。这些城市群已投入大量政策、资金、环境和人才资源用于智能传感器,成为潜在的智能传感器技术发展中心。根据热力图的分布,湖南省长沙市有极大的可能性成为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先导区域。重点关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等地的相关企业,以及这些地方对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投资环境和潜力市场。
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