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款游戏在抖音花数百元才能买到一个下载用户;网易十亿打造的新游射雕折戟,腾讯《元梦之星》和网易《蛋仔派对》数十亿经费大战;新游成功率越来越低,各家游戏公司纷纷裁员。
当下,各家游戏厂商不止焦虑如何获客,也在纷纷思考如何能更长久地留住用户的心,打造常青树产品。
这场留客危机的背后,一场围绕私域流量的暗战悄然开始--游戏行业正在私域猛开花,试图重构与用户的联系通路。
私域的本质,是对自有流量池的渴求。前莉莉丝全球私域负责人,前网易游戏私域负责人陈世烜在与见实分析游戏私域市场时,如是解释。传统模式下,玩家一旦卸载游戏便消失在数据洪流中。而通过企微、QQ群、WhatsApp、LINE等工具,厂商得以将用户沉淀为自有资产,用数据标签预判其行为,用情感连接延长用户的生命周期。
如今国内游戏私域已经做的如火如荼,而海外游戏私域仍旧处于探索开荒阶段。
作为游戏行业私域运营的资深从业者,陈世烜曾在网易负责私域运营,从零开始搭建团队并实现了1500万的企微好友规模。同时他也是海外私域的首批探索者,在海外游戏私域的运营探索上也同样颇有思考。
不同国家地区用户使用的社交软件种类繁多;部分国家地区的用户对营销消息的投诉退订率居高不下;与国内企微不同,海外推送有不低的推送费用,不做精细化运营,ROI无法跑正。
不同地区的推送效果截然不同,无疑导致在全球私域的策略上,厂商要花费更多的心思。但即便如此,基于WhatsApp,LINE等社交软件,仍能获得远超Facebook,Twitter,Discord数倍的高价值用户,私域依然是海外值得探索的一项。
01、国内游戏私域如何破解高买量困局国内游戏行业的私域运营,本质上是一场对抗高额买量成本的持久战。以网易为例,我们从2019年开始搭建私域团队,通过企业微信沉淀了1500万用户。
核心逻辑很简单:用户从抖音、快手等平台下载游戏后,一旦流失,厂商便彻底失去触达能力。而私域的存在,就是为了将这些高价获得的用户锁在自有流量池中,能够延长玩家们的生命周期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游戏行业的用户分层比其他行业更为极端--基于玩家在游戏内的丰富行为,游戏行业可构建数百个标签的精准分割分层运营体系。
零氪玩家占比超过70%,他们是游戏生态的人口基数,虽不贡献流水,却是社交氛围的关键。
例如,SLG游戏中,零氪玩家是战争生态的士兵,他们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如攻城战、资源运输)维持服务器活跃度;而MMO游戏中,零氪玩家则是公会招新的基础。私域维系他们的核心是高频低门槛活动--比如每日签到送道具、节日限时副本双倍经验等。
月卡党每月花费30到68元,偏好性价比礼包。这类用户的运营重点在于小额付费习惯养成。例如,《阴阳师》会推送首充双倍勾玉,并绑定月卡续费提醒;《原神》则设计纪行系统(类似进阶版月卡),通过任务进度解锁奖励,提升用户粘性。
中R用户(月付500-5000元)对限时皮肤和排名奖励敏感。针对他们,游戏厂商会设计排行榜竞赛和专属外观。例如,某二次元卡牌游戏推出全服战力前100名赠送限定角色皮肤,活动期间中R用户付费率提升40%。
而大R和超R用户(年付数十万)则需要更深度服务:专属客服24小时在线,专属皮肤专属头像框,游戏内广播全服喊话,订制周边,线下见面会VIP席位等特权。中小厂商,甚至会基于的超R玩家对游戏玩法的不满,紧急协调策划团队调整数值,最终用定制化方案挽留用户。
正因如此,厂商对玩家的私域运营关键就在于数据标签化。玩家在游戏内的每一个动作--比如连续3天未登录、副本通关失败、或加入某个公会--都会触发相关标签对应的自动化策略。
例如,某玩家在BOSS战中连续团灭3次,企微客服会立刻推送战术解析视频和复活道具礼包;玩家抽中某张稀有卡牌,企微客服也会立刻推送卡牌攻略以及继续抽卡的充值优惠。
针对未付费用户,有些厂商还会结合支付宝的优惠活动,叠加自身的补贴,推出满6-5这样的付费破冰。通过这类精准干预能让付费转化率得到有效提升。
对于游戏行业来说,常常以这四个维度去衡量私域价值:
1、渗透率:考量总量规模渗透,活跃用户规模渗透,活跃付费用户规模渗透(按小R,中R,大R,超R设置不同的渗透率目标)
2、流水贡献:私域推送专属充值,不少公司私域流水能达到大盘流水的50-80%。
3、召回成本:通过企微推送回归,回流率是短信(国内)邮件(海外)的数倍。
4、内宣阵地:国内海外私域的精准推送,有高达70%的已读率,是触达用户的核心阵地。
无论如何衡量,最大的隐性价值是情感链接。如二次元游戏设计虚拟偶像客服,玩家流失后仍会因情感连接主动回归--这相当于用人情债绑定用户,比单纯发优惠券更有效。
再例如,有些游戏的客服会记录玩家喜好,有人因考试失利暂别游戏,回归时收到手写祝福卡片;客服和玩家表情包玩梗,给玩家带来惊喜,在微博超话上带来了海量传播;有玩家在游戏中结婚,客服团队集体录制祝贺视频。
这种超预期服务让用户即使暂时离开也不忍删号,甚至玩家会主动找客服要充值链接,我都用你的链接,帮你增加绩效奖金。
另外国内私域的核心战场在企微和QQ群的组合拳。企微承担一对一精准触达,例如向连续登录7天的玩家推送月卡续费提醒;而2000人规模的QQ群则用于维系社交生态。
以某MMO游戏为例,管理员用Excel统计玩家出勤率,举办群内战报评选,优胜者获得游戏内称号奖励。但隐患同样明显:微信群易被广告机器人攻陷,一条活码链接可能吸引数百个工作室账号涌入,发送代充外挂信息。企微群管理成本更高--若想保持群活跃度,需定期清理沉默用户,并设计节日活动,如春节抽奖、七夕情侣任务。
我们的解法是分层引流--零氪玩家进QQ群,付费用户加企微好友,用效率换精准度。例如,某款游戏在游戏内设置弹窗:充值超过500元的玩家自动跳转企微客服二维码;而未付费玩家则引导至QQ群领取新手礼包。
02、海外私域没那么好做转向海外,私域运营更像戴着镣铐跳舞。以WhatsApp为例,单条消息成本0.06美元,推送给100万用户需烧掉42万元人民币,且有一小批玩家投诉就会触发通道熔断。
本地化更是难题:中东需调整阿拉伯语右向排版,而欧洲用户对数据隐私极其敏感--德国市场要求所有推送必须附带取消订阅按钮。
韩国要求每次推动都带类似[广告]的前缀标记;每次推送,需要提前数天安排十几种语言的本地化文案和图片制作,推送当日,需要分十几种语言分类人群包,制作推送内容模版。
基于本地化,在不同地区的私域策略又分化出许多策略。如巴西WhatsApp渗透率超98%,适合邀请码+好友助力裂变。某休闲游戏通过邀请3名好友解锁限定角色,两周内新增用户破百万;而沙特用户ARPU值(客单价)高,但排斥硬广,需通过宗教节日定制活动渗透。
例如,斋月期间推出夜间专属副本,奖励翻倍,同时避免出现饮酒、暴露服装等敏感元素。
因此我们布局海外私域的原则是宁可慢,不能错--进入新市场前,需完成三轮测试:
合规审查:本地化团队审核素材和推送话术;
小规模灰度测试:选择1万名用户验证推送效果;
文化适配:邀请本地玩家参与焦点小组,调整活动设计。
测试后在实战中采用三线策略:
高价值区(欧美大R):针对WhatsApp欧美市占率低的问题,额外补充社交软件做私域通道。
流量区(东南亚):Facebook群组+Zalo广播式消息,侧重生态拉新。例如,某放置类游戏在越南通过Zalo推送邀请好友送钻石活动,新增用户中40%来自裂变;
禁区(德国等严监管地区):在合规基础上戴着镣铐跳舞。
需要注意的事,数据中台是海外运营的隐形引擎。用户游戏ID与LINE/WhatsApp账号绑定后,行为数据(如日本玩家活跃时段集中在晚7点到10点)驱动定时推送。
另外,选择营销推送体量大的供应商,推送费用会有一定的折扣;合理利用WhatsApp在2024年改成免费的客服消息接口;合理利用LINE的功能菜单;标机推送N次均未已读的人群,屏蔽推送。这类措施都能有效降低私域的成本,带来更高的ROI。
03、未来趋势:从流量争夺到情感绑定私域运营的本质是主动寻找用户,而不是等待用户来找我们。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私域与公域的联动是必然。
以抖音为例,我们通过KOC内容吸引用户,再通过企微私域进行深度运营。
无论是为爱发电的用户还是其他博主、KOC等,有一批游戏专门搭建了创作者体系,基于抖音,小红书,快手,为游戏产出内容,辅助降低买量成本,带来额外回流。
这过程中其实本身就是在不停的维系他们,KOC会觉得我确实是在参与的产品参与这个品牌的建设。而通过私域,我们还会去把创作者作品,再推给私域内的其他玩家, 官方帮推以后,KOC也能够迅速涨粉,形成一个双向的互相共同的增长。
这种公域引流+私域沉淀的模式,也是目前游戏行业的主流打法。
当公域流量进到私域后,我们可以开始在私域进行数据驱动与运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标签化:通过提取游戏内的用户行为数据,将其转化为标签。例如,用户的游戏时长、消费行为、社交互动等都可以被转化为标签,以便更好地理解用户特征。
差异化干预策略:基于用户的标签,制定差异化的运营策略。例如,针对高付费用户,可以提供专属客服和专属权益;对于免费用户,可以通过推送新手教程和游戏攻略来提升用户体验。
精细化运营: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行为洞察,优化运营策略。例如,通过分析用户的流失原因,制定针对性的留存策略;通过分析用户的消费习惯,优化充值和付费引导。
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工具:利用自动化工具进行用户触达和干预。例如,通过自动化推送系统,根据用户的行为和标签,定时推送个性化内容。如网易云商和北京智齿科技的私域SCRM系统,均搭建有科学策略中心营销规则引擎这样的接口功能,厂商圈选出特定人群包后,可调用这些功能,通过延时器等功能,实现这个人群的逐日推送自动化,或者标签变化的自动化推送等。
说到最后,一定要强调的是,运营玩法只是一种手段,但私域的未来,一定是人情味与技术的平衡。
比如某款游戏会记录玩家偏好:有人暂别游戏,回归时收到虚拟烟花和手写祝福卡片;有玩家在游戏中结婚,客服集体录制祝贺视频。这种超预期服务让用户即使AFK(暂时离开)也不忍删号,本质是用情感建立壁垒。
同时技术工具也在进化。AI预警模型通过登录频率下降副本参与率降低等数据,提前3天预测流失风险。例如,某卡牌游戏通过算法发现,玩家若连续3天未完成日常任务,流失概率达70%,随即触发企微推送任务一键完成券。
客服话术库覆盖200多个场景,从投诉处理到新手引导,人工效率提升50%。但机器无法取代温度--《大话西游2》的玩家因为疾病长期卧床,手部无法使用鼠标,客服得知后,联系内部技术团队专门为玩家订制了一套设备;网易多款游戏,还有百城团聚活动,掏真金白银为玩家聚餐买单。这种细节才是死忠用户培养的关键。
行业从流量焦虑转向情感绑定,私域不再只是工具,而是重构用户-品牌-社区生态的钥匙--毕竟,能让玩家为一句等你回来而重装游戏的,从来不是算法,而是人情。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