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小米SU7 Ultra(纯电轿车)以52.99万元的售价正式上市,价格一公布,相关话题瞬间登上微博抖音热搜(相关话题播放20多亿)。
车圈,媒体圈,甚至我的朋友圈都炸了,原因这个价格着实把很多人震惊到了,相较前段时间公布的81.49万元预售价,直降了近30万。
这一跳楼式降价瞬间点燃市场,仅2小时订单破1万台,如果真的全卖出去,就这一会销售额能狂揽52.99亿元,直接完成全年销量目标。
这场爆发背后,绝非偶然,小米汽车继承了小米手机的营销血统,在我看来高性价比,物有所值是它能破圈的原因。从最开始,小米SU7第一批车主提车时,雷军亲自握手交车,当时就轰动了全网。
而如今小米SU7 Ultra这个定价策略笼络了很多客户,甚至抢走了部分BBA目标客户。
与此同时,它在纽北赛道和国内赛道的记录为其树立了产品力,创始人雷军的亲民饭局,这系列的营销组合拳堪称教科书级操作。网友们纷纷在网上调侃,几十万买了张和雷军吃饭的门票,顺便送了台车。
本文将从运营与营销视角,拆解这场现象级破圈背后的4大核心逻辑,为互联网人提炼可复用的商业技巧。
1. 价格锚定:从81万到52万,小米如何用心理战掏空BBA用户钱包?自从小米SU7大卖后,雷军就宣布开始推出SU7 Ultra,该款车型他说是巅峰性能科技轿车,实际上在大家伙眼里可以算作高性能轿跑。
在去年10月29日开启了预售小定,价格为81.49万元,零百加速可达1.98秒,媲美保时捷Taycan Turbo GT(199.8万)和仰望U9(168万),然而价格只有不到其一半,难怪很多人觉得小米SU7 Ultra真香。
不过在当时,还是有很多网友觉得花80多万买辆小米,似乎不值得,这价格什么好车买不到呢。恰巧映射了那个知名的段子买得起的人看不上,看得上的人买不起。用户的心理预期被拉到了80万+。
然而这次正式发布后,价格直降30万,这种强烈的价格对比,令发布会现场观众尖叫,在大家伙看来确实是个交个朋友价。
要注意的是,81.49万是赛道款价格,而52.99万常规款价格。通过高价格设立超跑人设定位高端车型,再用52.9万反向收割打了一手亲民牌,让人觉得很值,这个营销策略确实成功了。
50多万的价格,又对标了同价位BBA主流豪华车型(奔驰E级,奥迪A6L等),以致于出现了50多万买BBA还是买小米?、奔驰E和小米SU7 Ultra哪个更有面子?的决策难题。
不过我认为,他们的目标群体并不非常一致,SU7 Ultra 定位是性能车,而不是商务用途。
(微博相关帖子投票显示)在现实生活中,手握50多万,买第一辆车还是倾向于传统豪华车品牌。但这样的对比,确实引起了正向的舆论讨论效应,营销目的就达到了。
从去年SU7开售后,小米紧锣密鼓继续推出SU7 Ultra,由于还未上市,对于大众而言,不清楚它的产品性能,不了解参数,只能看到外表。
据我了解,通常车企采取的策略是静态展示(例如车展)、功能演示、试驾体验和多场景测试(例如高速试驾、麋鹿测试、自动驾驶测试等)。
小米深谙数据即流量的法则,没有只采取以上传统策略,而是以赛道成绩破局,树立产品力。
小米汽车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直接将SU7 Ultra拉到了拥有近100年历史的纽博格林北环赛道,驾驶车辆测试性能。(需要强调的是,早在2017年,蔚来就做过了类似测试,刷新了纽北最快量产车记录)
看过一些赛车电影、玩过极品飞车的人应该听说过这个顶级赛道,历史上很多顶级赛车和车手登上过它的舞台。换句话说,它可以算是顶尖汽车品牌的试金石。
2024年10月,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凭借1548PS的马力,以6′46′′874的成绩,成为纽北最速四门车,媲美兰博基尼和保时捷911的成绩。
通过这项记录,打响了它的实测产品力,纽北、赛道成为了发布会和宣传海报中的关键词。
除此之外,还在今年陆续征战了国内各个专业赛道,例如上海国际赛车场圈速2分09秒944,比保时捷Taycan Turbo GT快1秒,直接引发行业热议。
保时捷官方微博转发祝贺,称点赞中国制造,这一对手认可为小米技术实力背书,间接的形成了国际大厂认可的传播爆点。
当然了,SU7 Ultra的产品力不仅限于赛道成绩,产品参数力压同行也是各个大厂的招牌营销策略。
SU7 Ultra 拥有高达1548马力+1.98秒百公里加速+最高时速350公里,这三大黄金参数直接将它推进了头部跑车梯队。
有网友制作了一个马力排名,52.99万的价格在动辄数千万的跑车里,显得格格不入,但无疑是证明了它性价比极高。
虽然用电车马力和油车马力比,不太合适;高速及城市实际驾驶马力会被限制,这些引发了一些争议,但营销效果再次达到了。
原本以为去年小米SU7 首批交付仪式,能和雷军见面握手甚至合影,已经是一绝了。去高管化的交车仪式,引领了其他同行争相模仿。
这种亲民大佬的人设,拉近了和车主乃至潜在目标客户的关系,首批车主晒出雷总交车朋友圈,撬动了私域传播裂变。
据小公举观察,当时不少提了SU7的网红自媒体,发布了多个视频成为爆款,某个女网红涨了数十万粉丝,SU7获得了大量曝光,可谓双赢。
这次更是推出了升级版雷军饭局,一批(定了81.49万元的)准车主元宵节和雷军一起吃火锅,聊天交流,也不知道是哪个营销鬼才想出来的,难道是借鉴了巴菲特的午餐?
给钱,就拥有一张和大佬吃饭的门票。不过相对的,雷军饭局性价比就高多了。有网友戏称:花80万请雷总吃饭,相谈甚欢,雷总还送了一辆小米SU7 Ultra。这样看来,似乎钱花的就挺值的了。
雷总亲自交车,这招确实屡试不爽,这一次,和去年相比,现在他的身价暴涨了数倍,小米已然是国内第三大互联网公司,这次的含金量就更高了。
企业创始人亲自参与用户互动,无疑增强了信任感和品牌温度。针对高价值用户设计专属权益,驱动了口碑传播。
凭借锚定定价+核心产品力+参数数据+IP营销的组合拳,小米SU7 Ultra完成了正向的舆论爆发。
对于相关从业者,在推广产品时,小公举认为可以提炼以下核心策略:
定价设计:预设高价锚点,实际售价制造超值感,适用于高决策成本产品。
技术背书:用可量化数据对标行业标杆,借势对手认可提升公信力。
参数营销:提炼核心卖点形成认知碾压,降低用户决策门槛。
社群特权:通过稀缺权益绑定高价值用户,撬动圈层传播。
你对小米SU7 Ultra的营销怎么看?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