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了6年多的外卖市场,闯进了一个破局者。
2月11日下午,京东官方微信公众号京东黑板报发文,京东外卖正式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只限品质堂食餐厅,旨在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品质外卖的追求。内文还提到,对于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而对于此前京东外卖收取5%佣金的消息传出,有接近京东的知情人士透露,已签约商家佣金从2月11日0时起,也按照全年免佣调整。
同一天,饿了么通过公司全员信宣布最新组织调整:即日起,公司董事长吴泽明将兼任饿了么CEO,韩鎏专注分管即时物流中心,继续向吴泽明汇报。吴泽明表示,此次调整是出于即时物流作为饿了么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意义持续上升的考虑。
在京东宣布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的当晚,我做了第一批体验官。
与美团外卖、饿了么不同,京东外卖目前还未有独立的APP,仅能通过京东APP下单。进入京东APP后,需要先点击秒送入口跳转界面后,才能看到外卖专区。
在我所定位的区域以及浏览的时间点,入驻商家还不多,总数在50家左右,主要是袁记云饺、汉堡王、海底捞等少数餐饮连锁品牌以及瑞幸、霸王茶姬、蜜雪冰城等咖啡奶茶类店铺。
浏览发现,平台商家配送费普遍在5元以上。我下单的霸王茶姬(上海宝山龙湖店,距离3.2km)的配送费显示为10.5元。而同期相同订单在美团、饿了么两个平台的配送费分别为1.7元和2.3元。
不过到达时间比预计时间快了6分钟,也是让这次体验有了个不错的结尾。
总结一下我的用户体验吧,操作不方便、外卖种类少、配送费较高,而这些也都精准踩中了劝退消费者的雷区。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消费者选择外卖平台看重的前三大因素分别为,平台商品价格与互动折扣(41.96%)、平台商家数量和质量(38.11%)和配送费用(34.62%)。当然,这也与其还未完全推出独立APP以及围绕商家和用户进行优惠策略有关。
早在2022年6月,时任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就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京东已经考虑做外卖业务,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做,这将取决于我们的能力,以及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建立起一个人才团队。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官宣,说明京东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对于京东入局外卖市场,不可不提的一点便是即时零售布局。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对便捷和快速需求的不断加强,即时零售行业实现了蓬勃发展。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即时零售规模达到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预计2030年将超过2万亿元。另据国家统计局及行业数据,2024年1-8月,国内即时零售规模增速为26.2%,远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和网上零售额8.9%的增速。这个快速增长的蓝海领域,也不断吸引着美团、饿了么、抖音、叮咚买菜、永辉等企业进入。
事实上,2015年以来,京东就已通过京东到家、达达快送等在生鲜、药品等领域实现了即时零售领域业务的开展,即时配送能力不断得到强化。而外卖业务的加入主要补全的餐饮板块,也是其进一步深化即时零售业务的重要一步。
2024年3月15日,京东零售集团宣布了2024年的三大战略方向,其中就包括即时零售。同年5月16日,京东整合升级即时零售业务,推出京东秒送,并以最快9分钟送到的口号吸引商家加入,数据显示,当年合作门店超过60万家,覆盖了2400县市区。
公开数据显示,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当前的外卖市场份额已占到90%以上。京东进军外卖市场有望重塑外卖市场格局,打破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双足鼎力的局面,激起鲶鱼效应。
新玩家的进入,无论是对商家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意味着选择变多了。商家一方面能通过新平台获得销售机会和曝光度,实现新增长,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提升与平台博弈的能力;而消费者也能真正实现货比三家,并以最优惠价格下单。一般而言,新玩家入局初期会通过优惠券、折扣和促销活动争取用户。
京东外卖能否真正撬动美团外卖与饿了么两大巨头已牢牢占据的市场份额?我想,除了要解决我在下单体验中遇到的问题之外,今后需逐个击破的,还有消费者长期以美团、饿了么等主要下单平台所形成的用户心智固化问题,以及在全年免佣优惠取消之后,如何维护商家和用户粘性的问题等等。
无论如何,京东外卖已经撬动了一个缺口。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