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近3亿,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GDP比重约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10%。
可以说,老龄健康产业中蕴含着巨大潜力与发展空间。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科学把握老龄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
1.养老产业发展史
养老服务事业化保障阶段(2006-2010年):构建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
养老服务社会化探索阶段(2011-2015年):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养老产业扩容与发展阶段(2016-2020年):行业边界从养老服务扩展至养老产业。
构建银发经济发展新格局阶段(2021年至今):进一步扩展至老龄产业+备老产业。
2.人口及代际变化
老龄化规模: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7%,2021年底达到14.2%,预计2034年达到21%。
两次婴儿潮:第一次(1950-1958年)和第二次(1962-1975年)共约4.8亿人,是老龄化加速的关键原因。
支付能力:200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1元,2023年增至39218元,预计2030年达61691元。
3.新老年群体需求
新高龄群体(75+岁):主要需求包括生活照护、专业医护服务和精神陪伴服务。
新盛年群体(60-74岁):关注慢病管理和社交文娱。
新中年群体(40-59岁):关注自身健康和父母的医疗照护。
4.养老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机遇政策支持:政府通过政策性专项贷款、彩票公益金、养老产业基金等多方面扶持。
市场潜力:老年消费、智能科技、医疗健康、养老金融、文娱旅游五大细分领域具有巨大市场潜力。
需求增长: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挑战
政策与实际执行之间的差距: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困难。
融资问题:养老产业融资问题依然突出。
服务供给不足:养老服务金融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供需不平衡。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