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情报网

三年半累计亏损7.82亿元!健康之路,冲击港股IPO

蓝海情报网 323

三年半累计亏损7.82亿元!健康之路,冲击港股IPO

出 品 | 异观财经

作 者 | 夜叉白雪

2024年接近尾声,互联网医疗领域却表现的格外热闹。

去年6月份在香港上市的药师帮,斥资10.35亿元收购一块医药、刚刚扭亏为盈的平安好医生巨额分红、12月30日,健康之路和讯飞医疗将在同一天登陆港交所。有市场消息显示,腾讯支持的微医集团正在重启香港上市计划。

大健康被公认是非常有前景的产业,互联网医疗属于大健康赛道,而互联网巨头们早就布局互联网医疗赛道。

其中,背靠阿里巴巴集团的阿里健康和背靠京东集团的京东健康,可以说是互联网医疗赛道的头部公司,如今双双实现盈利。已经上市的药师帮,即将上市的健康之路背后都有百度投资。

可以说,当前互联网医疗赛道已非常拥挤。大健康产业有前景不错,但想要赚钱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次流血上市的健康之路,处境会如何呢?

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具备投资价值,一方面需要分析该公司所处行业赛道的市场规模和竞争环境,另外一方面还是需要回归到对公司基本的分析上,看该公司是否具备盈利能力。

行业前景无限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强调从治病向健康为中心转变,像《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到2030年超过16万亿元等政策规划,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巨大的政策红利。

据中国健康管理协会预测,到2025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将达到17.4万亿;至2030年将突破29.1万亿元。

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大健康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而伴随民众对健康的关注和重视日益提升,不同年龄段对互联网医疗、健康保健、医疗保险等需求不断增加,叠加互联网+医模式被列入国家重点推动发展方向之一,互联网医疗未来发展前景相当不错。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中国健康及保健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7.3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1.0万亿元,2018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5%;预期将由2023年的11.0万亿元进一步增长至2027年的16.6万亿元,预计2023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9%。2030年,预计中国健康及保健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1.5万亿元。

三年半累计亏损7.82亿元!健康之路,冲击港股IPO

中国健康及保健市场主要包括传统健康及保健市场、数字健康及保健市场。2023年,中国健康及保健行业的市场规模达11.0万亿元。

2023年,中国数字健康及保健行业的市场规模占整个健康及保健市场的4.8%,而于2018年则占1.5%,估计到2027年占7.7%。按市场规模计,预期到2030年将进一步占整体健康及保健市场的11.0%。

健康之路是一家经营数字健康医疗服务的平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中国数字健康及保健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79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386亿元,2018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2.7%;预期市场规模将由2023年的7386亿元增加至2027年的19844亿元,2024年至2027年的估计复合年增长率为28.6%。

三年半累计亏损7.82亿元!健康之路,冲击港股IPO

行业前景非常不错,具备不错的上升空间。

三年半亏7.82元!健康之路处境如何?

1、 从营收规模看,健康之路远不及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叮当健康和药师帮。

目前港股互联网医疗上市公司中有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叮当健康、药师帮等。

从营收规模方面,2023年上半年,健康之路营收6.11亿元,京东健康营收283.4亿元,是健康之路的46倍之多;平安好医生上半年营收20.93亿元,是健康之路的3.4倍;药师帮今年上半年营收88.1亿元,是健康之路的14.4倍;叮当健康今年上半年营收22.68亿元,是健康之路的3.7倍。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6个月,阿里健康营收142.7亿元,对比后不难发现,健康之路与上述几家互联网医疗公司营收规模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难以具备竞争性。

2、 从盈利角度看,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净利润大幅增长,健康之路处于亏损状态,且盈利能力呈现下降趋势。

招股书披露,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健康之路年内亏损分别约为1.55亿元、2.56亿元、3.14亿元及5727.5万元,三年半累计亏损7.82亿元。

从年度亏损数据来看,健康之路的亏损呈现扩大趋势,不过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1.05亿元的亏损相比,大幅收窄。

三年半累计亏损7.82亿元!健康之路,冲击港股IPO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之路的亏损大多为此前融资中产生的可赎回负债账面值变动,剔除这一影响,公司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49万元、2392万元、3941万元、1484万元。

需要提醒的是,健康之路的盈利能力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分别为40.2%、43.2%、32.0%和30.0%。

三年半累计亏损7.82亿元!健康之路,冲击港股IPO

同期,净利润率分别为0.1%、4.2%、3.2%和2.4%。

相比之下,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持续盈利,且呈现增长的趋势。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6个月,阿里健康净利润7.69亿元,同比增长72.8%。

京东健康自2022年实现盈利,2023年度年内净利润21.4亿元,同比增长459.2%。今年上半年期内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30.2%。

今年上半年,药师帮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超1300万元,经调整净利润超9100万元,同比增长30.3%。

3、 从平台各项运营数据来看,健康之路劣势更明显。

从招股书披露的信息看,健康之路的业务分为两块:一块是针对个人用户、企业客户、药房及贸易公司的健康医疗服务;另外一块是为企业和机构用户提供企业服务及数字营销服务。

目前健康之路面向C端用户的收入在减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健康医疗服务收入1.23亿元,同比减少1.1%,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为20%。

健康医疗服务收入减少与月活用户以及付费个人用户流失有密切关系。根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数据表明,该平台拥有1.95亿注册个人用户。2021年至2024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健康之路月活用户数分别为1010万、810万、780万和350万;付费个人用户从2021年的80万减少至今年上半年的20万。

截至2024年6月30日,健康之路有87.7万名注册医生提供服务。此外,平台连接了11727家医院,其中包括1494家三甲医院。

从两块业务贡献的收入来看,健康之路有8成的收入来自B端业务。企业服务及数字营销服务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19.2%,为公司贡献了80%的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至2023年,健康之路付费企业及机构客户数出现了流失的情况。招股书显示,健康之路付费企业及机构客户数从2021年的581家,减少至2023年的554家,今年上半年为513家。B端付费客户减少,可能会对其B端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相比之下,截至2024年9月,好大夫在线收录了国内10000余家正规医院的94万名医生信息,其中28万名医生在平台上实名注册。在活跃医生中,三甲医院的医生占比73%;

根据此前微医的招股书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微医注册医生数超27万名,连接国内超7800家医院,其中包括95%以上的三甲医院。而注册用户约2.22亿,平均月付费用户约2540万。根据微医官方公众号发布文章中的最新数据,当前,微医在全国已布局26家互联网医院,连接了30多万名医生,实名注册用户超过3亿。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平安健康累计服务企业客户1508家,约5万名医生,合作医院近4000家,合作药店23万家,合作的健康服务供应商近10.3万家。今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B端付费用户260万,B端累计服务企业数1748家。B端录得的收入7.13亿元,同比增长58.8%。

截至2024年6月30日,京东健康过去12个月的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达1.81亿;第三方合作商家数量达到8万家,同比增长超100%。

总结下来就是,健康之家与阿里健康相比,缺乏电商平台流量支撑;与京东健康相比,在供应链管理和盈利能力方面存在差距;与平安好医生相比,在专业医疗服务的品牌和医师资源方面不够突出,合作的B端企业数量和收入,存在巨大差距。从数字健康医疗领域来看,健康之路面临微医、好大夫等强劲对手的竞争。

4、 从股价和市值表现看,健康之路上市后股价恐承压。

近日有市场消息显示,微医计划于2025年6月在香港完成首次公开募股(IPO),预计筹集资金达4亿至5亿美元(约31.2亿至39亿港元)。而且在2020年6月,当时计划筹资7亿至8亿美元,募资金额明显缩水。2021年微医递交上市申请后,当时估值高达120亿美元。

目前营收规模是健康之路46倍之多的京东健康,股价29.3港元,较70.58港元的发行价,下跌58%。2020年底,京东健康在港交所上市,市值一度攀升至6000亿港元,如今总市值不足1000亿港元,4年时间,京东健康5000亿港元没了。

再看阿里健康,2020年底市值一度高达4000亿港元,如今阿总市值近556.78亿港元,4年时间,阿里健康3400亿灰飞烟灭。

健康之路,上市后的处境又会如何呢?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

标签:

ad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