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公司做了一波裁员,这已经是持续裁员的第三个年头,团队规模从当初的200多人,变成现在的不到一百,当年那个号称单月一亿GMV的公司再也不在了,利润相比较21年,也接近腰斩。
少有做ip博主的出来自曝,但这就是事实。
又何止我的公司如此,每年我都会面交大量的创始人,这里面既有品牌型公司,也有一线打品的白牌玩家,既有年营收过亿的大团队,也有垂死挣扎在零到一的小商家。
品牌活得很好吗?不见得。
遇到一个做食品的品牌创始人,他们四年前靠抖音起家,从一个原材料的供应商,在抖音渠道推动下成为单品类目的最大玩家。
在抖音做起来销量后,他们进而又布局了淘宝、京东、视频号等渠道,目前一个月体量在3000万,但是当问到后续的发展,创始人是无奈的。
他说现在的品牌不是当年的品牌了,当年的品牌,是靠阵地经营积累起品牌优势后,就可以靠品牌溢价吃价格溢价,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即便你品牌力上来了,价格力却上不来。
而至于3000万的体量,完全是投放驱动,只要投放一停,体量立马掉60%,想停掉投放吃小而美的利润又不现实,因为你掉了同行就上来了,体量无法做到头部,所谓的品牌不过就是个白牌而已。
他说起了近些年所谓的抖品牌案例,先是开发单品,明星代言、达人分销打头阵,然后自播承接带货,少有品牌完美走向利润型自播,大部分公司到最后都是投放养着,投放一停,GMV就停。
前段时间还去了一个年营收百亿的上市公司,他们以生活日用消费品为主,虽然在抖音渠道一年能做三五个亿,但是全都是赔钱。
想想看,他们为什么会赔钱。
公司把渠道放给DP,差的DP播不了,好的DP每个月固定的代运营成本不说,开口就是价格机制,价格高卖不动,价格低每卖出一单都是在亏钱。
把店铺收回来自播行不行,不行,放在DP那即便亏钱好歹一个月能播三五千万,放回来直接就变成三百万不到了。
先是自播摸索,发现不成交给DP,交给DP发现有销量但不赚钱,开始内部继续成立自播团队抗衡,抗衡无果下,在要销量还是要利润的终极比对下,最终还是交还给DP。
分销行不行,也不行,辛辛苦苦搭建起BD团队,结果一上架发现大量白牌内卷,你做机制6块钱已经觉得很低了,结果其他玩家直接给你干到了3块钱,而且还包邮,你被干懵了。
你再怎么算也算不出这笔帐,于是买回同行的产品一看,发现要么是虚假成分,要么是偷工减料,白牌同行是这么做的,但是作为已经践行了几十年的质量标准的品牌,你不能这么做。
你不能这么做就势必降低不了成本,降低不了就没有价格竞争力,而现在用碰上了这个时代的消费者,只要看起来差不多,我才不管你什么质量标标准,只要价格低我就付钱。
这是万千品牌直播间的现状,做自播不一定行,交给DP要机制,做分销还会面临白牌的价格内卷,最后在要利润还是要销量的最终抉择下屈服于市场,然后发出感叹,你到底想要我怎么样!
品牌觉得白牌捣乱,但白牌也过得不好。
二一年白牌是真赚钱,深耕产业带挑爆款,直接上付费投流,测出来就是消耗最大化,一个品没有消耗三五百万都不好意思叫爆品。
但现在时代不同了,一个品除非极具排他性竞争力,否则消耗一上来面临的就是大量比价竞品。以前是各自找品各自打,现在大家都像狼一样变聪明了,找兔子的事情我就不干了,让你们去找吧,谁找到了只要被发现,接下来就是被一顿猛干。
降价是这个流量时代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你不降价就会被抢量,你降价同行继续降价,接下来就是看谁亮裤底了,到最后这个赛道大家都没钱赚,就被彻底卷死了。
产品内卷也只是死法之一,素材内卷也很热闹。
你好不容易测出个好素材,同行马上就跟上来了,一跟上来你就掉量,你怼10个素材,同行就能怼100个,一个素材模版明明能岁月静好消耗个几百万,结果量全被同行抢走了,活生生给同行做嫁衣。
你想着举报一下?同行哪有那么笨的,当下大家都知道原版抄袭容易违规,于是各种骚操作的抄袭借鉴手段上马,举报没用,直客没用,你叫张一鸣来都没用。
你觉得同行怎么能这样呢,你抄我的我也抄你的,结果你发现你不更新同行也不更新,你抄啥?你想着还是开发第二个模板吧,结果好不容易测出来第二套,同行又开始跟进了。
很多时候我们说死了,并不一定是产品死了,也有可能是素材死了,模板一出就大量内卷,明明能活很久的素材,偏偏被这个同行那个同行一抄,结果这套模版就在市场迅速衰退了。
白牌之间同行在打压,平台也不甘示弱。
比价系统跟仅退款上线,口口声声说为了用户体验,但是最终买单确是店铺商家,好不容易付费打了个爆品,结果只是帮同行做引流,用户刚下单就看到同行的低价转手退掉,如果不退也可以,他还有仅退款。
一个电商团队如果有了规模,即便混的再差,到了年底员工激励,股东钱一分还能赚点钱,但是对于那些长期做不到规模的就惨了。
抖音电商有大量这样的创业者,拿着仅有的几十百来万资产,想要ALL IN抖音人生逆袭,如果是早些年,普遍都是自然流入手,遇到好的货盘跟主播,能够做起来的不是少数。
但现在的年代不比当年了,当年还能找个自然流主播撸撸平台流量,现在抖音电商一开干就是要你付费,好啊,付费就付费。
我们说一个成熟的电商团队,不是从0到1打起一个爆品,而是从0到1打起一个爆品后死了,接着还能再次打起一个爆品,为什么。
因为玩电商玩到最后,玩的就是本钱跟心态。
很多人从0到1打几个品没起来,钱就已经烧得差不多了,这种团队一般在这个行业坚持不了一年就草草退场,其次是好不容易打起来一个品,但品的周期衰退了,往往接下来就需要面临很长的等待。
运气不可能天天有,品死了后持续测了几个品之后感叹怎么就再也测不出好品了呢,资金跟团队流失的压力之下,创始人绷不住了,我不玩了,太TM卷了吧,我还是去视频号吧。
一个团队要成熟,总得在这个行业栽两次大跟头。
第一个是打不起来的大跟头,韧性跟实力不行的快速就下去了,第二是打起来又掉下去的跟头,这个阶段核心考验心态,心态能稳住,又能有资金持续挖掘新品,基于已经有过爆品经验的情况下,大概率能出第二个爆品。
出了第二个,那么他离第三个爆品也不远了,于是在未来的日子里,心态也不像过山车一样,对于打品也有着自身一套逻辑,即便抖音的日子变得愈发艰难,一年吃那么一到两个品的红利,也还是过得可以的。
想想看,有多少人能真正熬过第二个阶段,大部分团队都是在第一个阶段就退场了,我们看行业报告,总是看到抖音日活多少,新增商家多少,但是这些数据却是报告里看不到的。
在直播这个行业,我们的付费会员超过一万人,在10月份我们特地做了个以1000人为基数的调研统计,发现一年前进入抖音行业的电商玩家,已经有超过40%的人不在这个行业。
大部分人的首要选择,是离开抖音干起了视频号,这群人里跳的早的好一些过得不错,现在视频号里好几个类目的头部,在当时的抖音直播完全做的一塌糊涂,幸亏他们进入的早,找到了规律,奠定了基本盘,所以现在做的风生水起。
跳的晚的虽然不怎么样,时间短有待检验,但是他们普遍告诉我的就是没以前那么焦虑了,以前是货卖不起来不赚钱卖起来也不赚钱,但是在视频号,看着日日增长的GMV,即便缓慢但是踏实。
第二梯队的选择,是跑去做本地生活了,发现纯做电商太卷,还不如拿在电商行业积累的能力到本地降维打击,这些人普遍都有着线下的实体资源,凭借线索、团购、引流私域起盘。
他们做的好吗?数据不如抖音大,但是利润稳定,而且本地目前还在不断爆发新风口,比如最近很火的小时达,当我们做电商的还在信息差的观望状态时,他们已经延伸到一线的打法。
至于第三梯队,还是在做电商,但是做的不是本土了,而是把眼光望向了海外市场,关闭了原有小城市的公司,重新把大本营迁到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因为这是海外商家的集中地。
纵观这两年身边的圈子,离开国门的越来越多,去俄罗斯的、去美国的,去马来西亚的去印尼的,在日常交流中,他们时常会发来GMV战报,虽然我开玩笑说这种货币不值钱,换人民币才几个钱,但是内心是真羡慕。
还有第四梯队,就是做小红书去了。小红书虽然电商闭环不如抖音,但是作为垂类品的商家还是很容易脱颖而出。
在抖音即便你才华出众但仍需大量运气,但是在小红书,你只要懂得平台底层逻辑,持续的深耕内容,好人还是会有好报的,这也是综合上述所有渠道,我看到的创业成功率最高的。
第五梯队,则是当前的一个热门领域,电商我就不做了,我去做知识IP去,于是一头扎入IP打造里。
这个领域是我见过创业者生命周期最短的,往往是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具备某个行业的经验,同时又自信自身的短视频能力表达,于是换身好的行头就拍起来。
刚开始拍的时候信心满满,但是看着每天两百五的播放量开始惶恐,知道自身技巧不足以应对的时候又匆匆忙去报课,报课回来之后继续打满鸡血以为突破了短视频命脉,而后又陆续看着那条光滑的播放线。
我,发誓要做ip,三个月后,卒。
梯队里还剩下什么,当然就是彻底离开流量这个行业咯,我有的朋友已经回家圈了块地,上次联系的时候,他说今年的目标是种满500棵树,明年就可以有收成啦!
也有的朋友回到海边的故乡,养起了海鸭,种果树也好,养海鸭也好,又或者去开了线下实体也好,总之这类群体几乎都回归了线下。
我都很祝福他们,为什么。
我在交流过后发现这个群体有点特殊,就是他们在抖音的创业年限,几乎都在两年以上,而另一个相同的点,是他们都回答我,说累了,这几年做电商真的累了。
我相信我们这些还在这个领域的电商创业者,都能感觉到他们的累,想想看,如果不是真的累了,谁会离开已经奋斗了两年的行业,特别是现在又没那么多别的机会的情况下。
这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解脱或者说认清,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抖音生根发芽,大部分人都是草草收场,而人找到自己的舒适位很重要,位置找对了,不管是做线下还是做别的,选择很重要。
最后我想说,抖音这个行业很奇怪,看似热闹,但又像是一场虚假的狂欢,这场狂欢没有具体的始作俑者,只有人性。
我们都认为这个时代太缺大机会了,特别是对于普通群体来说,缺干一炮就浑然逆袭的机会,而在这个时候抖音出现了。
于是直播带货火了,人人都幻想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捞到金子,而抖音是自媒体的集大成者,可事实是,大量直播公司残喘的残喘,倒闭的倒闭。
而集大成者的集大成者是抖音官方,明明大量商家处于水深火热,但每个季度的商家数据报告里,洋洋洒洒的却依旧是岁月静好,这个类目增长了,哪个品牌在抖音全域飞轮了。
在官方的报告里,似乎每个商家都信心满满,早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上班,直播间里在热情洋溢的卖货,直播结束后老板走过来跟团队拍手说,Hi, guys,今天很棒,团队辛苦啦。
可是官方每一个数据大屏爆百万烟花的背后,却照不亮成千上万商家的鬼魂。
有人会说,任何平台都是少数人成功,但我想说的是,一个行业的正常死法,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是如果连多数人都死的不明不白,这个行业就是畸形的。
而这就是,抖音电商。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