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双11期间,选择杨笠作为代言人的营销决策引发了广泛的舆论风波。这场风波不仅导致大量用户退款、退单,还使京东陷入了男性用户反感、杨笠粉丝质疑的双重夹击。这次事件不仅是一次代言选择的失误,更揭示了京东在品牌战略、用户运营以及危机应对中的深层问题。
一、杨笠代言风波的起因:两面夹击的舆论困境1. 杨笠的形象与京东核心用户的矛盾
杨笠因其在脱口秀节目中的犀利言辞,特别是针对普信男的讽刺而走红。她在部分女性观众中积累了不少人气,成为当下女性话题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她的脱口秀段子抓住了当下性别话题的热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支持。然而,杨笠的这种表现形式也引发了不少男性群体的反感,尤其是那些认为她的言论对男性充满攻击性的用户。
京东作为电商平台,男性用户占了其平台的主导地位,约六成用户为男性。因此,在代言选择上,京东邀请一位对男性群体有争议的人物,无疑是一种冒险的选择。而这一选择在事后证明是失败的,众多男性用户认为京东的选择与自身价值观冲突,甚至表达了愤怒,一些用户声称要取消会员、抵制平台。
2. 杨笠粉丝的质疑:合作背后的道德冲突
与此同时,杨笠的粉丝也对这次合作感到强烈不满。杨笠的粉丝群体主要是女性,其中不乏支持她在性别话题上的立场。然而,这些粉丝认为杨笠与京东合作是对其理念的背叛,特别是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经陷入性丑闻事件,这进一步加深了她粉丝对她背刺姐妹的失望。
因此,杨笠的代言并没有为京东吸引到预期中的女性用户,反而使得杨笠的粉丝对其失去了信任。这种双面夹击的局面让京东在两类用户群体中都面临信任危机。
二、舍得酒与杨笠代言风波京东并不是第一个因为杨笠代言翻车的品牌。舍得酒业同样在杨笠代言后遭遇了类似的危机,引发了大量舆论讨论。
1. 舍得酒业的代言风波
舍得酒业选择杨笠作为代言人,原本是想通过杨笠的影响力吸引年轻女性群体的关注。然而,这一代言迅速引发了男性消费者的强烈反感。舆论中,舍得酒业被嘲讽为喝舍得酒,做下头男,意指其选择了杨笠这样的代言人是对男性消费者的不尊重。结果,舍得酒业的品牌形象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了其业务表现。
舍得酒业与京东的情况相似,都是因为忽视了品牌核心用户群体的需求和情感,而选择了争议性人物作为代言人。这些品牌原本希望通过打拳(性别话题)来吸引更多女性消费者,但最终却失去了男性消费者的支持,反而得不偿失。
2. 从舍得酒业到京东:同样的战略误判
舍得酒业和京东的代言风波都反映了同样的战略失误:在性别议题高度敏感的环境下,品牌忽视了核心用户群体的情感诉求,以为可以讨好另一方群体 ,结果却把自己核心的额用户群体给得罪了,给自己带来较大的信任危机。
三、杨笠代言的两极化局势:不死也脱层皮男女话题的对立已经成为杨笠代言话题的根本。无论她代言哪个品牌,几乎都会引发类似的两极化局面。一方面,支持杨笠的女性群体认为她的旗帜必须一次次竖起来,无论其代言是否翻车。另一方面,反感杨笠的男性群体则坚决抵制,誓要拔掉这面旗帜。杨笠的代言已经成为一种象征,类似于争夺山头高地的舆论战争,每一次出现都会引发巨大的争议。
这场争夺让代言的品牌陷入两难境地。一旦选择了杨笠,无论是否成功代言,品牌都会卷入这场舆论战争,根本无法轻松过关。这也意味着品牌下场即all in,如果不愿意彻底押注,就很难在这场冲突中占据主动地位。
四、京东未来的自救:回归价值与长效管理1. 回归用户需求:重新聚焦核心用户
京东的未来发展必须回归核心用户需求,尤其是对于其主打的数码3C类产品,京东需要更加关注男性消费者的情感与实际需求。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京东可以逐步修复与这些核心用户的信任关系。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选择京东更多是出于质优价廉、服务贴心,而不是围绕代言人的争议。
2. 审慎选择代言人:规避流量陷阱
代言策略必须重新审视,品牌应当避免卷入舆论的流量陷阱。京东应该选择与品牌价值观一致、且能够与用户群体产生共鸣的代言人,而不是依赖争议人物来获取短期流量。
如果想吸引女性群体,那选择自己的女骑手这一劳动群体,或许比明星代言更能传递出京东她力量的品牌精神。
京东双11的代言风波,是一次典型的品牌战略误判和用户情感疏离的案例。通过这次危机,京东必须反思其过度依赖流量的策略,并重新审视代言人的选择标准。在未来,京东唯有回归核心用户需求,提升品牌服务与产品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赢得用户的信任与支持。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