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司发展到中等规模以上,很容易结构性地消灭战术突破类岗位。
什么是战术突破类岗位?
让我首先用什么不是战术突破类岗位来做对比说明。
战术突破类岗位的对比项是:
领导类岗位(主要在决定方向、目标,顶多关心到where to play/进军哪类市场,但不关心how to win/如何取胜,也不研究专业);
管理类岗位(主要都在做上传下达、监督评价、带人带团队,不做重要决策,也不钻研专业);
专业类岗位(主要都在做信息收集和分析、提供意见建议,但既不决策,也不带团队打仗);
操作类岗位(主要都在遵照SOP、遵照上级的指令操作,不参与决策、不研究专业,只做管人管事的动作)。
思考一下,你们公司的人是不是逐渐都分成了这几类人了?
那么,什么是战术突破类岗位?
就是那些以how to win/如何取胜为职责重心,向上连接战略,向下研究专业和操作,制定战术打法,并发号施令带团队打仗的岗位。
为什么必须向上连接战略?如果不连接战略(愿景、使命、where to play/进军哪类市场,等),就制定不出高质量的how to win/如何取胜的策略,甚至取得错误的胜利。
为什么必须向下研究专业和操作?如果不研究专业(比如还在用大刀长矛打仗)和战术(用围城打援还是空城计),就很难取胜;即使取胜,也只能是堆人头的惨胜。不研究操作,就会输在效率上和关键细节上。
一个公司在发展初期的时候,战术突破类岗位并不少见,因为那个阶段,每个中高层承担的都是战术突破类责任。
但是,当一个公司发展到中等规模以上,很容易不知不觉地、结构性地消灭战术突破类岗位。这是因为,在一段时间内,明确的分工会带来效率的提升:少量高层人员主要做决策、中层做管理协调(M)、做不了管理的被归类为辅助管理的专业(P)、基层大量人员做操作执行。而且,因为分工比较细,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人的要求。
短期内,这种分工会带来井井有条的秩序。
不过,这种情况很容易演变成死气沉沉的井井有条。一个体现是,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竞争加剧后,难以快速突破创新;另外一个体现就是有突破力的人才很难发展出来,来来回回就那几个人,领导们感觉到腰部力量明显不足。
到那个时候再要想改变,难度就比较大了。更好的做法是提早就设立战术突破类岗位,把战术突破类岗位的设计当做组织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
这种战术突破类岗位的设计,既是组织高效的关键,也是人才辈出的关键。
如何设置战术突破类岗位?以下是四个方面的建议。
- 1 -将战术突破类岗位设置在,中层和中高层
如果拿军队来做类比的话,就是要设在校级军官层次,比如独立团团长或者独立营营长(团长一般是上校,营长一般是中校)。
在这个层次的岗位,一方面可能看到全局,另一方面可能做一些大事:做成了,可以拓宽战略空间。
如果设在尉级军官层次(比如上尉连长),优点是行动迅速,缺点是不容易看到全局,取得错误的胜利,或者取得的胜利对战局影响不大。
如果是将战术突破类岗位设在将级军官层次(比如到了事业部总经理岗位才有点战术空间),优点是能看到全局,能调动资源,缺点是这些人可能已经久疏战阵,人老体衰,行动迟缓。
当然,根据行业的不同,有些公司可以设在中层,有些可以设在中高一些。
举个例子,对于中式餐饮行业,战术突破类岗位设在哪个层次?如果是一个店的店长(管五六十个人,一年下来千八百万营业额)就略有点低了。但如果是经营管理跨两三个城市的十几家店,这样的岗位就有了比较大的战术空间了。这样的岗位,既有可能做一些菜品创新,也有可能做一些店面模式的创新。要知道,这些创新,短期内都可能是赔钱的。
当然,我并不建议把每个层次都弄成全面的战术突破类岗位。那样会因为分工不足而影响效率。
战术突破类岗位应该主要设在中层、中高层,成为连接高层决策、基层操作执行的核心力量,避免中层、中高层成为纯粹的管理协调角色。
也只有当中层、中高层能有很多战术突破的时候,高层才可能真正有效领导(不然就只是喊口号而已),基层的操作执行才会更有意义。
- 2 -关键是要有战术权
岗位有战术空间是一个方面,更实质的是要有战术权。
很多公司都设置了有战术空间的岗位,但是一号位、高管不善于授权。
于是,即使设立了独立团,在实质上独立团团长也只是个上传下达的管理岗位,事事都得请示汇报,独立只是个物理上、驻地上独立。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核心领导人的迭代进化。
如果核心领导人一直是个连长的领导水平,就难以允许他人用各自擅长的方式去做事。不管岗位怎么设计,核心领导人的下级也只能做大号的士兵和班长。
或者,核心领导人不能容忍失败,而且善于秋后算账。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即使有战术空间,也有战术权,但是因为恐惧后果,也没法施展手脚。
于是,有战术突破意愿和能力的人才,就很难生存和发展。
- 3 -有明确的衡量但不能太简单
战术突破类岗位要有比较清晰的产出衡量,干得好不好甚至都不用别人说。
而且,一般要有一些外部导向的产出衡量。如果只是内部的管理指标衡量,即使很清晰,这样的岗位设置也不够有质量。
前面我们谈过,战术突破类岗位是以how to win/如何取胜为职责重心的。这个取胜一定要是外部的取胜,而不是内部的取胜。
不过,能够明确衡量只是一方面,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衡量的维度不能太简单。
比如,有些公司为了突破创新,把组织拆成一个个独立核算、有闭环责任的小团队。这些小团队的负责人就像一个个小老板。这种小老板岗位就不是优秀的战术突破类岗位。
这种设置虽然有利于做0~1的突破,但是做到1~3之后就没法再往后走了。靠一个个小舢板是无法组成航母编队的。
其中一个原因是,这种小老板岗位尽管有闭环责任,但专业挑战不够。这种小团队可能做出来一些结果,但无法沉淀出有竞争力的能力。
而且,因为团队太小,也根本养不起专业人员,都没有精力去总结沉淀。就像是一个排、一个连,如何养得起参谋长和政委?
实际上,战术突破类岗位与职能专业并不矛盾。
比如,像消费品品牌公司的品牌经理、品牌总监岗位,尽管有很大战术空间,但并不是小老板,这个岗位会受到各个职能专业部门的支持和监督。
同样道理,有些地产公司采用了项目总经理机制,把一个大公司分成了若干个项目公司,项目公司总经理就成了小老板。这种机制对项目总经理来说比较爽(被管的少、权力大、赚钱多,等)。行业环境好的时候,公司和个人还算是双赢。但是行业竞争加剧的时候,这种机制会带来很多问题(没人愿意去扭转遇到困难的项目、总部根本调动不了项目公司,等)。
但是有另外一些公司就实行了项目-职能矩阵制。在项目-职能矩阵制之下的项目总监岗位,就既有一定的战术空间,又能有职能专业的支撑和监督。
从这两个例子来看,战术突破类岗位是需要精心设计的,而且是需要各种机制来匹配的(激励机制、文化氛围、决策机制,等)。
- 4 -部门/职能也可以有战术突破类岗位
前面举的几个例子,容易让人觉得战术突破类岗位只适合业务类岗位甚至是全面负责类的业务岗位。
实际上,战术突破类岗位这种思路,也适用于部门/职能的组织设计。
比如,你管理几千人的销售部,如何设置战术突破类的岗位?
一种管法是把所有策略的功能都设在总部中台,不允许大区有策略责任和权力,各大区就只是执行总部的决策,负责销售的动作,不做市场策略也不做售后,更不用管NPS。这样的岗位设置就不是高质量的战术突破类岗位。
另外一种选择是允许各大区有一点小中台,各大区就相当于独立团,有自己的小闭环责任。这种设置就会使得大区总监成为了战术突破类岗位。
这样的岗位可以设置5~10个。这批人就成为了销售VP的后备。这些大区总监在职责上是小闭环的,是有闭环视角的,只是管的规模大小不同。而在前一种设置中,销售VP的后备在哪里?下面的每个人都是有结构性的能力缺失的。
甚至是在像人力资源这样人数不多的职能,也可以设置战术突破类岗位。
比如,HRBP就有点战术突破类岗位的可能。但关键要看怎么设。
大量公司的HRBP都是光杆司令式的HRBP,主要是执行总部的政策、为所在业务单元提供服务、沟通协调等,战术空间并不大。
如果HRBP下面带几个人,在招聘、培训、文化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的权力,这样的HRBP岗位就成了战术突破类岗位。在这种设置下,HR的人才体系也能建立起来。不然,整个HR体系就只有CHO一个人有相对闭环的职责。
总结战术突破类岗位的设计,是组织高效、人才辈出的关键。
一个公司在中等规模的时候,如果在活命之外还有一点空间,就要注意平衡业务发展和人才发展,主动地、有策略地设计战术突破类岗位。
表面上看,这是个岗位设计的问题;实质上,这是个组织设计的问题。这个设计会涉及到很多关于公司经营、人才发展的基本假设问题。
有目的地设置战术突破类岗位,就是要用分布式的战术决策、多样性的人才(适应外部需求、而不是领导喜好)对抗集权式组织的脆弱。
在此过程中,公司也发展出来了有竞争力的人才。
这类岗位,也为优秀的人才提供了发挥空间和发展机会,帮助公司与员工之间实现双赢。
战术突破类岗位的设计,是组织高效、人才辈出的关键。
一个公司在中等规模的时候,如果在活命之外还有一点空间,就要注意平衡业务发展和人才发展,主动地、有策略地设计战术突破类岗位。
表面上看,这是个岗位设计的问题;实质上,这是个组织设计的问题。这个设计会涉及到很多关于公司经营、人才发展的基本假设问题。
有目的地设置战术突破类岗位,就是要用分布式的战术决策、多样性的人才(适应外部需求、而不是领导喜好)对抗集权式组织的脆弱。
在此过程中,公司也发展出来了有竞争力的人才。
这类岗位,也为优秀的人才提供了发挥空间和发展机会,帮助公司与员工之间实现双赢。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