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摄图网
6月26日,全球首列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今日在青岛正式发布。
该列车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与青岛地铁集团联合研制,专为青岛地铁1号线设计,并已在厂内完成型式试验。按计划,列车将于今年内在青岛地铁1号线开始载客示范运营。
与传统主要采用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的地铁车辆不同,碳纤维因其轻质、高强度、抗疲劳和耐腐蚀的优点,被誉为新材料之王。碳纤维强度是钢铁的5倍以上,但重量却不到钢铁的1/4,是轨道车辆轻量化的理想材料。
CETROVO 1.0 碳星快轨的车体和转向架构架等主承载结构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使车体减重25%,转向架构架减重50%,整车减重约11%,运行能耗降低7%。
产业研究院通过对碳纤维产业链进行剖析发现: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复杂,从碳纤维纺丝、预氧化、碳化到复合材料成型再到终端的应用需要经历复合且很长的过程。主要通过原油炼制、裂解、氨氧化等工序获得丙烯晴,并且经过进一步加工得到聚丙烯氰等,最终得到满足应用需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丙稀腈,沥青和粘胶纤维。
目前,我国碳纤维第一梯队企业有吉林化纤、中复神鹰,该类企业碳纤维原丝产能在2.5万吨以上,碳纤维产能在1万吨以上;第二梯队企业有江苏恒神、光威复材,该类企业碳纤维原丝产能在1万吨以上,碳纤维产能在0.5万吨以上;第三梯队企业有太铜铜料、兰州蓝星,该类企业碳纤维原丝以及碳纤维产能在0.5万吨左右;第四梯队企业为行业内的其他中小制造企业。
根据企查猫企业大数量来看,当前我国碳纤维行业融资事件数量较少。但从2020年开始,碳纤维行业融资金额和融资事件数量增长幅度较大。其中2023年融资事件数量达到10起,为近年来的最高值。
现今,碳纤维行业总体技术尚不成熟稳定,产品质量及性价比相对较低。不过,随着我国高端碳纤维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生产向规模化和稳定化发展,企业布局逐渐向高附加值的下游应用领域延伸,我国碳纤维行业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企业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恢复,市场走向良性健康发展道路。
尤其是在国务院正式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作了整体部署,明确了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任务和重点,选择10大优势和战略产业作为突破点,力争到2025年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
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