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天下午有感而发,恶心之余,让我想起了2022年曾拆解的Python头部——风变编程。
2022年,我还在CSDN,做互联网+教育的项目操盘。那一年,我拆解了几乎所有IT培训行业的典型案例。
风变科技是我当时认为最酷的一个,乘着线上和Python技术普及的东风,交付标准化且流程化,服务一点也不重,非常受投资人青睐,很快估值就超1.5亿美元,2022年估值超18亿。
凭什么?一起看看。
一、拆解背景
IT培训自2003年起,便是以达内为代表的重营销、重销售、重线下的模式。18年间,IT培训行业有过一些创新和尝试,主要是多元课堂、双师远程交付、AI测评等,以交付端的创新为主。
这期间的创新尤以2012年的慕课风暴最为瞩目。2015年,达内慕课平台上线,但完课率很差,效果一般。
2018年,风变编程横空出世,风靡朋友圈。一度使其母公司——风变科技成为年轻且耀眼的明星。2019年底,风变编程完成GGV领投的上亿元B轮融资,此前曾获联想之星和梧桐树资本投资。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风变估值超1.5亿美元。2022年最新数据显示,估值约18亿元。虽说现在教育类公司上市基本上不可能,但也值得一提。
本次拆解将探究风变编程这一新时代的黑马,是如何突出重围,面对老牌机构的battle,又将如何走下去。
二、风变编程IT培训商业逻辑
(一)案例背景
1、公司介绍:
风变编程是风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旗下成人在线教育品牌——Python 小课。成立于2016年的风变科技,致力于用技术推动下一代基础教育。风变科技已通过旗下熊猫书院、熊猫小课、风变编程等在线教育产品,累计服务用户达1000万人。
其中风变编程作为风变科技旗下的成人编程产品,通过交互式课堂+在线作业实操+助教跟踪辅导答疑的形式,帮助学员掌握和使用Python语言,在创新模式、产品力、教研水平、助教服务和增长前景等各个方面都备受好评。风变科技也因此于2020年上榜中国创新成长企业100强。
交互式学习的鼻祖可能来自国外,但国内的交互式学习平台其实大部分都是在学习和模仿风变。2023年,我在做上个项目时,我们也模仿做了一款交互式学习系统,链接了天河超算,大家用起来觉得都蛮好的。
我们当时做的交互式学习系统
2、行业介绍:
(一)IT培训行业发展背景
2015年IT培训在线教育尚未兴起,大部分IT培训机构都是线下招生、线下交付。而在线平台,当时最受欢迎的是MOOC平台,达内曾经在2015年推出过自己的慕课平台。但慕课平台的次日留存率很低,学生的完课率更可以几乎忽略不计。
在意识到MOOC平台在完课率方面的局限性之后,风变科技于2016年3月推出了第一代产品——熊猫书院,这是一款用户每天只需要花费5-10分钟学习时间的产品。在经过多次版本的迭代和升级后,熊猫书院用户的次日留存率达到了98%,百日留存超过50%,足以证明好的学习产品是能让成年人在在线环境下完成学习的,这也为风变科技日后发展自动化教学奠定了基础。
2019年1月,第三代自动化教学产品验证成功,风变科技有了新产品——风变编程,同时,不仅仅是45分钟,平均学习时长在60分钟下,单节课实验环节下从出勤到完课达到98%,完课再出勤达99%。
教育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上完课,交付完,这才叫闭环,不然再高的GMV都是应收账款。所以,超高的完课率和出勤率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二)IT培训行业与风变目标用户分析对比:
行业大背景 | 风变 | |
用户群体 | 直接接受课外培训的学员、机构与学校合作授课的在校学员以及接受在职培训的企业员工。 | 0-3年文职类工作者居多(行政、人事、会计)、部分学生群体 |
用户属性 | 男性为主,18-30岁居多 | 男女比例均衡,甚至女生居多 18-30岁居多 |
用户人均培训费 | 18000(课外培训)/4000(在职培训) | 客单价5000+ |
风变科技为什么选择Python作为突破口?
首先,Python够通用,几乎可以用在任何领域和场合,且简单、易学。高于75%的开发者将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全国Python岗位需求量多,薪资待遇高,且流行。你看,风变虽然客单价相对较低,但是他可以吸收大量的女性用户呀。
(三)产品
评价一个产品是好是坏,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关注的是:能否解决问题?操作是否简便?感官是否舒适?甚至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是否产生惊喜依赖等。
教育产品为什么那么依赖人,主要就是因为学习太反人性了,得靠人的情绪去驱动学员。所以大部分培训公司的边际成本都比较高,所以教育类公司上市越来越难。2022年,我操盘的一个项目本来目标就是上市,但被大部分投资人认为风险太大,直接搁置。
所以,你就会明白为什么风变的估值那么高。其课程采用交互式+故事式的内容教学方式,穿插趣味横生的场景,课程界面更像一个「闯关游戏」,有新手引导,人机练习,模拟实战,排位赛,排行榜,不断触发,不断给予奖赏,让学习也能成为上瘾的事情。但唯独少了人的驱动,让交付变成了标准化的、轻的、边际成本比较低的事情。
我在2020年体验时惊艳了一把
总结下风变产品设计中我们可以复用的几个点:
1.在关卡界面,提供了小目标。可视化强,有升级打怪的感觉
2.专注模式:通过这种样式,用户会短暂地离开课堂,专注完成题目,检查是否真正掌握知识。
3.大纲样式:关卡的结构更加清晰,更能让用户有成就感
4.边学边练:让每个所学的知识点都能立马得到运用和检验。在练习开始之前,就会有界面讲清楚练习的目标,和所需要的知识点。支持用户根据引导分步骤完成练习。
正式课也会有学习列车模式,更具趣味。
(四)流量
主要以投放为主,其中微信生态投放占比更高。
(五)变现
(六)风变私域运营
当年,风变的私域运营模式还是相对单一,局限在微信生态。变现由于销售的缺失,助教的角色定位不清,使得风变在销转过程显得非常羞涩、扭捏。
三、我的思考
1、不要迷恋创造需求,踏实去做好发现需求也不错:
《华尔街之狼》中说,好的销售会创造需求。我觉得这事儿复用性几乎为0。创造需求的前提是信任,当信任都成了稀缺品时,那创造需求就是个伪命题。
当我们都无法成为乔布斯的时候,那么踏踏实实的发现需求,然后把用户的体验做到极致,我们的结果也不会差。
2、用户是难以被某个人或某个公司给教育的,你最好学会筛选:
用户所有的行为,都是来源于其自身的自驱力。所有的改变,内因永远大于外因。因为,你永远无法把一块石头孵出小鸡。
风变的成功,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不少。如果没有前赴后继的慕课们引导趋势和习惯培养,那风变也很难活下来。所以,跨越鸿沟的前提不仅仅是你足够努力和产品足够好,你起码得收拢第一批创新客户。
3、没有一招鲜吃遍天,靠技术驱动很难,但我希望未来有更多的风变:
从来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变化。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风变当年是如何的火爆,但当python大众化之后,当程序员出口无法解决之后,也只能谋求变革,风靡一时的Python小课尽管重金投入,但是也不能吃一辈子。
但是,风变这种勇气就值得被记住。我不高尚,但是我还是希望看到更多靠技术和创新驱动、靠产品驱动、靠硬实力驱动的公司,哪怕是靠内容和服务驱动也行呢。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多姿多彩。
如果周围全部都只是靠营销驱动,只靠流量驱动,那可以想象,未来每一个人,每天一睁开眼,就要被迫看到更多的、无底线的、无下限的以博眼球为手段、以**为目的的各类表演。只能是,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某抖音付费交流群
4、什么样的价值观都有人买单,但我们可以选择不做歪屁股
2016年,线下,某次我被安排和一位爱讲黄段子的老师搭档做市场。这位老师中年,肥胖,大肚子,总是喜欢在课上开各种车,各种黄色段子、各种色情用语,台下的男生哈哈大笑,女生们装作不明所以。我问他老实讲技术就行了,为什么要这样?他振振有词因为技术太枯燥了呀,没人愿意听啊,没人愿意听,谁来报名啊?你怎么做市场啊。我说你别,我不需要这种风格也能把市场做起来。再难我都认了
2022年,线上,团队安排一位刚过试用期的、有线下经验的男老师,也是中年,肥胖,上前端技术课,第一节课就被学员举报,有录音,有文字截图,要求换老师,不换就退费。我赶紧介入,看到了满满的污言秽语,这位老师用色情举例做前端教学案例,真让人作呕。其实,那会我就是给退费都开心,我是真心感谢这位勇敢的女生的,也为自己的疏漏愧疚。于是给这位女生直接换了我最信任的教研负责人做跟班老师,对这个爱讲黄段子的老师提出警告,最后撤掉了这位老师。
以上这两位男老师,几年后都是离婚收场,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必然。
我以前是有点眼里不揉沙的,看到这种人直接就在心里给宣判了死刑,永远带着有色眼镜看人。我现在也不觉得自己团队里能容得下这种人,你可以说我格局不够,容不下人,但是创业团队,我认为就是需要至清之水。
我每一次的0-1挑选合作伙伴,最后能坚持下来的,最后能做成的,最后能有结果的,可能大家性格各异,会有冲突和矛盾,但是行事风格,价值观、屁股都不是歪的,更不会把心思放在给观众灌迷幻汤上。多年后,想起对方,看见对方,都是美好。
最后借用一位朋友的评论
对啊,擦边不能穿越周期。只有愿意下傻劲儿,干傻事儿,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精进自己上的傻人儿,才是有未来的人。
共勉。
以上。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