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国研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在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深圳金融论坛表示,长寿时代即将到来,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并破除劳动力市场上的年龄歧视。他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去老年人的统计标准也应该随之调整。
马建堂指出,60-70岁的人是青年老年人,他们身体健康,有求职和工作的需要,应该得到支持,以满足他们再就业的愿望。而70-80岁的人是中老年人,80岁以上则属于老老年人。
马建堂建议实行自愿选择退休年龄的制度,例如规定60岁至65岁为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区间,允许每个人根据自身工作和实际情况选择退休年龄,并根据具体的退休年龄确定养老金。
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97亿,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5.4%。根据联合国标准,60岁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数比例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意味着该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已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
作为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日本政府鼓励企业延长员工退休年龄。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已有29.7%的企业允许员工根据意愿工作至70岁。
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人口专家梁建章早前在公开场合表示,未来年轻人比老人少了一半,老年人肯定要么养老金减半,要么就要延迟退休到七八十岁才可以。
鼓励老年人就业,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还可以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价值,具有积极意义。然而,老年就业也存在着一些争议,有人认为,老年人如果重返就业市场,还将不可避免冲击年轻人的就业岗位,间接降低年轻人生育的能力和欲望。而家庭对于老人的需求,远高于社会对老人的需求。
老龄化不仅是一个人口问题,更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如何发挥老年人的价值、如何平衡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利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回看我国养老产业,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需要养老产业不断创新,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我国养老需求尚难满足
根据我国老龄人口增长趋势,预计中国将于2024至2026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当前我国的养老格局尚不够完善,居家养老占市场份额96%,社区养老占3%,机构养老占1%,养老市场仍无法完全满足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多省市出台养老产业政策规划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政策目标以引导资本进入养老产业为主。养老服务开始从非营利性专项运营主体多元化发展,优惠类型包括土地、税费等方面。
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主要指标,全国各省市也均在十三五、十四五时期提出了发展目标,出台了相关政策。
养老产业投融资集中在北京、上海
从养老产业的企业融资区域来看,目前北京的融资企业最多,2015年至2023年累计达到68起。在2022年至2023年期间,我国养老产业共有18起投融资事件,其中北京和上海两地合计15起,成为中国养老产业投融资最活跃的地区。
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测
政府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展新型养老模式,以解决养老金三支柱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即第一支柱独大、第二支柱缓慢、第三支柱缺位的问题。2021年3月,党和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关于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和健康支持三大方面的目标和具体实施措施,以解决我国养老产业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此规划提出继续推行9703模式的基础上,深入医养结合的实施,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加强养老人才培训与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建设。
江西樟树市政协委员胡提出,当前老年人再就业存在保障不足的问题。他建议一方面要开发社会福利服务、家政服务、婚丧服务、卫生保健服务、文体健身服务、养老托幼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修理服务等各项社区服务业的就业岗位,以满足老年人多样性工作需求;另一方面,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政府和社会可以考虑开通绿色通道,疏通老年人才流通的管道,鼓励和支持他们到需要他们的地方去施展才能,体现他们的价值。
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商学院代理院长金李指出,我们在养老方面的投入过小。如果能够充分发展养老市场,使其规模更加庞大,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系统配套,就能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若能将养老成本降低一半甚至三分之二,就有可能让更多普通老百姓受益于优质养老服务。养老产业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需求,充分刺激各个行业的发展,特别是高端制造业。
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