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情报网

让复杂概念易懂的方法

蓝海情报网 714

让复杂概念易懂的方法

文:王智远| ID:Z201440

我经常给大品牌写商业稿,但每次他们给我一个brief(广告圈术语:工作简报),总是头疼不已;因为里面充满了一堆难懂的行业术语。

比如说:

商品卡是货架场景中重要一环;该系统整合短视频、搜索、直播、线索、动态图文等场景,帮助客户更简单提高增长模型。

或者,数据中台新增关键词功能,智能洞察用户搜索行为,通过货品核心词,洞察机会词,结合一按投量,让商家货品打爆更简单......

如果做过电商,可能会对这些话有些了解,如果没有,听起来会让人摸不着头脑,难以理解。

我曾经问过一个合作伙伴,你能不能理解这些工作简报,他说,他每次在会议中听到这些内容,都只是点点头。

我问他为什么不提问,他回答说,不是不想问,而是不知道该怎么问。问得太浅显会让人觉得你不专业,问得太多又会让人觉得你太麻烦,所以才会找专门懂行的人。

在写过的近百篇商业文章之后,我发现,行业经验只是一方面,更多的人,缺乏大白话(vernacular)表达的能力。

前几天看一个关于癌症起源的学术内容,原版内容说,分子生物学中,DNA脱氧核糖酸负责编码细胞遗传信息,当DNA发生突变时,它会导致细胞生长、分裂的过程失去控制。

你说该怎么给别人讲清楚?我理解后的表达是:

你知道吗?我们的身体像一个大城市,DNA就像城市设计图,它告诉城市里的每一个部分(细胞)应该如何工作。

但是,有时候蓝图会出现错误,就像城市设计师犯一个小错误一样。这个错误可能导致某个部分(也就是某种细胞)开始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就像一个工厂开始生产错误的产品。

所以,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其一,生物系统比较复杂,类似于一个城市。其二,其次DNA像城市设计图,是指导、控制细胞功能中的关键角色;其三,生活中一些小错误,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

能看出两段话有什么区别吗?

大白话(vernacular)追求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词汇和句子结构,更侧重于使用日常的、大家都熟悉的语言。

专业术语一般经过压缩,包含大量特定领域词汇和概念,立体感强;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需要花费更多认知成本。

某个观点、专业术语与大白话之间产生隔阂主要因素有很多,最重要一点是,从理解到转述的过程。

让复杂概念易懂的方法

很多人习惯把理解当做成我知道了,不是这样的。我知道和我懂了是两码事,这涉及对信息的消化、理解合再创造。

假设你正在学习如何驾驶一辆汽车,我知道了的情况是,你理解并记住汽车的各种操作步骤,如启动车辆、换挡、刹车、转向等。

你知道汽车每个部分名称,它的功能,并能够描述汽车是如何工作的,你可以把这些知识记住并复述出来,这是我知道了。

而懂呢?是不仅需要知道汽车的操作步骤,还能够熟练地控制汽车,在实际操作中,你可能无法清楚地解释你是如何做到的,但你能够通过你的行动表现出你懂得如何驾驶汽车。

我知道代表接受的过程,我懂代表我能完整的表达出核心意思,且最好操作过,可是,放在内容创作领域,有时很难做到完整操作。

我之前接到过一个任务,写一篇关于一个公司特定数字化工具的文章。问题在于,我从未实际使用过这款工具。那该如何正确传达出它的核心思想呢?

这种情况下,我将要传达的概念、这个工具特性分解成更小的部分,就像把一整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许多更容易处理的小问题。

这个分解过程并不是目标,它只是我为达成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其真正的目的是帮助我从更全局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比如,我为什么想使用这款工具?为什么我会熬夜?为什么我不能有效地进行私域营销?.......

需要找出这些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并提供佐证,才是分解观点的真正意义。只有当能为观点、看法找到充分的证据和解释时,才能表达清晰。

所以,概念、观点化到大白话表达是「解构重构」过程。

举个例子:

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年轻人该不该跳出舒适圈?

如果你是你,会如何回答?可能会有两种答案。一种是我觉得肯定要跳出舒适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进步,这是上进一面告诉我的。

另一种可能是,我觉得生活最重要的是开心,不需要总是那么努力,那么苛求自己,我需要的可能只是舒适和快乐。

我也在我的社交圈子里问过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也大多是这两种。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不管是第一个,还是第二个,似乎都默认待在舒适圈和成长是相互矛盾的。

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回答,「当然要待在舒适圈了,毕竟舒适圈才能舒适合理地成长」。

我怎么得出此观点的呢?

我们来设想一下,比如我是一个性格开朗,喜欢冒险,喜欢挑战常规,喜欢创新的人。

如果我听从父母思想,做一份稳定的公务员工作,生活也许会很舒适,但这种平淡的生活节奏并不适合我,这不是我的舒适区。

相反,如果我按照性格和兴趣,选择喜欢的工作,甚至开始创业,虽然生活会很艰辛,但我会处在喜欢的生活节奏中,这才是我的舒适区,这样会更快速成长。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常说的舒适区和安逸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对于我们来说,舒适区实际上是一个适合工作环境、生活的节奏,真正阻止成长的是安逸区,而不是舒适区。

怎么做到这样的观点?

你肯定会好奇对不对?其实得出的方式就是解构定义。

任何一篇文章(品牌商业化、个人思考)必定有个主线思想,在其思想内必定有几个想要描述的关键词,只需要选定关键词,用合适的例子,强化当中要表达的思想,就能做到逻辑清晰,概念易懂。

让复杂概念易懂的方法

以上述为例:

这里的关键词是什么?年轻人、舒适圈、走出。这三个词是整个问题的核心。好了,既然确定关键词,就从舒适圈这个词开始挖掘。

开始探索之前,我们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认为舒适圈就等于轻松、安逸的环境?

可能的原因是,之前看过很多关于舒适圈的内容或说法,我们就默认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大家都提到舒适圈理论(comfort zone)。

这个理论说,如果一个人总是在舒适的环境里,他就会因为过于安逸而不愿意思考,不愿意接受挑战。但如果把人放到艰难的环境里,他经历挑战和痛苦,反而会变得更成熟。

但是,真的舒适圈就意味着安逸、轻松么?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去深挖这个问题,就可以想到前面提到的一个观点:舒适圈并不等于安逸圈。

有时候,可能用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的观点(概念),但是为了让别人更好地理解、接受观点,还需要再举其他的例子,来加强论点。

所以接着来思考,为什么虽然舒适圈并不是真正的问题,但我们总是把工作上的不进步归咎于它?

因为,当长期做一件事情的时,我们很容易开始感到厌倦,工作也不例外;当对工作感到厌倦,感觉能力停滞不前时,会以为我们已经陷入了"舒适圈",然后开始考虑是否应该跳出来。

比如:

李华,在一家公司做很多年会计,工资很稳定,但他开始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平淡无味,没有什么新鲜感。

于是他开始想,如果35岁的时还是现在这个样子,那么,我会不会后悔?然后,他开始考虑是否应该离开这个舒适圈。

所以,有一天,他突然决定辞职,打算去尝试创业,就像喝了能量饮料一样充满了干劲;但问题是,创业不应该是冲动决定,李华并没有准备好必要的资源,也没有坚定的信念。结果他只能以失败告终。

这样说,是不是感觉有点眼前一亮,觉得这人有点意思,不走寻常路?实际上,背后是我在研究和深挖定义,用新的定义来传递新消息。

因为观点有趣、新颖的关键就是能给听众带来新的信息,这样他们会觉得你的观点新鲜有趣;也许你也会想,这是不是意味着所有定义都是反传统的,是不是我在故意挑衅?

其实不是。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所谓的"常识",需要去看到常识背后的常识,而思考定义的过程,就是看穿表面现象,挖掘其本质的过程。

以上步骤我把它总结成,定焦镜头法。分为四步:

  • 列出问题和概念

  • 在定义中寻找关键词

  • 把关键词深入挖掘

  • 用例子持续加强

围绕一个地方、一个点、持续打透,理解这些,你也就理解了任何概念,概念与观点的组合,都在服务某个问题。

你只需要就那个问题,持续提供佐证,例子、数据进行支撑,然后把需要的产品装进去,就能让别人理解,传播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如此下来,就完美避开通篇文章,像八股文一样难以下咽的窘境。如果还不会用怎么办?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试试试延长线思维(Extended line thinking)。

什么意思呢?

我们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入手,如果你的妈妈和妻子同时掉进水里,你会先救谁?各种场合,我都会用这个问题向人们提问,大家的答案各种各样。

比如:我不会游泳,所以我无法救他们、我会先救我妈妈,因为我妻子会游泳、或者反过来,我会先救我妻子,因为我妈妈会游泳等等......

但是,我很少听到有人问,这个问题是谁提出的?

如果我妻子提出这个问题,可能是她在婆媳关系上遇到了问题,想知道在我心里,她的位置是多少。如果妈妈提的,可能她觉得,我在对待她和妻子的问题上有偏颇,想知道她在我心中还有没有地位?

你看,对于不同情景,我们应该有不同答案。当这个问题是一个无关的人出于好奇提的,我们大可以回答: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延长线思维。

简单讲,不应该只是局限于问题本身,还应该思考问题背后情境和动机,这套思维会让你远离陈述性叙事。

我把它用到商业合作中,就变成了它家做联名了,为什么做联名,为什么是它?原因是什么,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要推该产品等等......

你一旦有如此多的质疑,随之概念、定义、关键词、案例也就浮出水面,把它们串联起来,就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搞清楚了。想想看,是不是?

背后完整逻辑用一个词就能总结,即组块(chunking)。也就是把一些想法用一个意义把它们串起来形成整体。

就像是一堆乐高积木。这堆积木里的每一个积木都可以是任何类型的信息,只要它们之间有共同的意义,就可以拼在一起。

我不断地把小积木组合成大积木,我不断地把小的信息组块组合成大的信息组块,这样就可以节省读者的认知资源,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此外,就理解到转述过程上,日常我还有三个训练步骤:

1)多说口语化

我连大白话都不会说了吗?千万不要这么理解,思考是网状的,书面表达是线性的,它俩不一样,如果你看过白皮书、报告,不难发现句式都比较立体。

就像这句话:据不完全统计,中国10亿以上参数规模的大模型公司,已经发布79个,从地区上看,北京和广州最多,自然语言是大模型研发,最活跃的领域。

要是现在让你口述出来,你会怎么说?

我查了一下,你知道吗?中国公司已经发布了79个大规模AI模型,这些模型都超过10亿参数,最多的在北京、广州;你知道哪一类最活跃吗?那就是,让机器人像人一样理解,和生成文字的技术。

你看?是不是不一样。口语化讲究先入为主,递进关系。

我一般看到有用的内容,会把它收藏下来,然后闭眼睛回顾一下,刚才收藏了什么?再用自己的话讲一遍,最后,写出来放在卡片笔记盒中。

2)学会找节点

当我们处理一堆信息时,要注意信息之间的联系。

如果写的内容足够多,你就能随意组合不同想法,用在需要的地方;但是,注意那些零散的小想法是难以整理成一个完整的观点的。

因为,记笔记时,要试着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转化为好理解的点。这样记的笔记,主要是围绕着一些重要知识点,这些是建立自己知识体系的砖块。

在这些笔记中,你可以加入你自己的看法,但这些只是给知识点做个补充,而不是主要的内容;那么,如果你脑子里有很多零散的小想法,怎么办呢?找关联。

让复杂概念易懂的方法

3)思考关联性

首先,得挖掘这些小想法背后的深层次思考。

我日常有很多意味深长时刻,也经常看别人发,比如,付费给知识付费的人,是看怎么给他付费的。它没有明确定义出处。于是乎,我就会找一些例子、佐证放进去,改天完善下。

其次,试着把这些小想法联系起来,看看能不能形成一个更大的、有结构的观点或想法。

比如:我们可以把做饭当成一个节点。每次做饭,我们都会自动调用整个做饭的流程,而不需要一步步去想应该先切菜还是先烧水。

同样,我的工作流程、健身计划、选题都是一个个组块。所以,一个重点是,不要总局限于想法,而是在想法中找到共性,提炼出一个内核,再把它强化成概念。

针对商业创作,这是我一直践行的方法。

简单讲,从信息到想法,想法到佐证,佐证到概念,概念再拆分,一套完整的循环过程,对了,调研只是想法形成的一环。

总体而言:

讲透观点,即打通共识。

沉迷于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可能让你失去刨根问底的能力,关注具体问题和事物,才能更好理解世界的复杂性;孔子有句话说,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就是这个意思。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

标签:

ad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