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那个慢半拍的同事小越升职加薪了。
公司这两年竞争很激烈,无论大小项目,同事们都在争先恐后赶进度,抢先汇报成果,仿佛谁第一个汇报,谁就成功吃下了这个劳动果实。
但是小越改变了这样的氛围。他每次汇报都是最后一个,沉浸在自己的节奏里,丝毫没有和大家竞争的意思。
平时的工作小越也是慢半拍,等大家都忙完了,他才慢慢悠悠收工。结果小越因为工作比大家完成的都出色,最终被领导提拔上来了。
看似不争不抢的他,在所有人的后面慢跑,没有威胁性,实则先谋而后定,恰恰是优势所在。
1/职场上慢半拍是深思熟虑后的安全牌
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
有时慢半拍的工作态度也未必是坏事,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和麻烦。
当工作任务繁重的时候,很多人会心急赶进度,这样容易出纰漏。但是放慢速度却可以让思路更加清晰,心态上更平稳了。
同事刘阳是个急性子,每次下发了工作任务之后,总想第一时间完成,说这是工作效率的体现,领导才能看见你的态度。
本来一周的工作,他非要两三天加班加点搞定,希望让领导肯定自己的工作。但是好几次因为工作上失误太多,他甚至还受到了领导的批评。
有一次和领导出差,他被安排写一篇演讲稿,后来领导念的时候才发现客户的名字竟然错了,幸好及时发现,不然很可能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后来刘阳逐渐改掉了这个毛病,接到工作之后,不再急着动手。他开始把工作的各方面都考虑一番之后,再开始工作。虽然慢一些,但是出岔子的次数少了。
快半拍的人往往欠缺一些深思熟虑,有时甚至会做出冲动、后悔的决定。
而慢半拍的人擅长思考,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反应,给人的印象是沉稳的,能干事的,抗事的。
虽然有时候慢半拍会损失一些因为速度获得的机会,但职场拼的不是一时得失,而是细水长流的长远利益,慢半拍恰恰是优势。
可以说,慢半拍能避免职场上很多祸端,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安全牌。
2/慢半拍用对了 更容易弯道超车
职场上我们总是习惯于拨头筹、抢头功,但往往事情都还没有思考清楚就直接入局。表面上看是快半拍,实则结果未及预期,远不及慢半拍。
慢半拍就像乌龟,在赛跑中失去先机,却可以汲取经验教训,后发制人,更能事半功倍。
就像老话说得一样,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思考、规划,找到最佳方案,找好捷径,才是慢半拍的精髓所在。
小黎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总裁,前两年有个项目很火,不少人诚心拉他入局投资,说这绝对是赚钱的风口。
但是小黎不为所动。他看着合作伙伴纷纷入局,趁着风口那两年赚了一笔,却因为步子迈得太大,很多细节和内容上做的粗糙,最终被踢出局。
小黎并非毫无作为,他花时间思考、调研、规划、开会之后,预测了这个赛道未来还会火5-10年,因此部署了两年的入局计划。
最终小黎的项目顺利推进,进入市场之后迅速碾压了竞争对手,成为了行业的龙头。
有时候慢半拍用对了,恰恰才是快半拍。花时间清楚了局面,才更容易弯道超车。
3/工作上如何做到 慢半拍升职加薪?1.工作上慢,正确认识工作节奏
新来的实习生小龙,刚入职公司就被拉进了一个项目部里。
部门里,大家都争分夺秒地工作,小龙紧张的状态一下子被提起来,手忙脚乱开始工作,完全没有逻辑。
后来一位老同事告诉他,在工作上慢,不是不注重工作效率,而是先重视质量,后重视速度,这样的慢也就是快了。
工作上慢半拍,也可以让自己不掉入他人的工作节奏中,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节奏。
确保工作质量,不紧不慢地推进,会比别人像无头苍蝇一样东一头西一棒扎实很多。
2.理解上慢,抓住细节和准确性
前段时间公司开了一个会,领导特意在会上夸一个同事很有想法,升他为部门组长。
他说这个同事虽然每次不能做到第一时间反馈,但是慢工出细活,理解透彻,做事逻辑清晰、条理也清晰,而且不会出纰漏。
其他几位同事的能力和他不相上下,却因此落选。
那个会议上,领导说了一句让大家记忆犹新的话:以前行动力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现在思考力才是重中之重。
在对一些内容和要求的理解上做到慢半拍,其实是做到吃透,做到细节和准确。虽然工作效率上低于其他人,但是贡献却是足够大的。
做一个职场上细致入微的人,花更多的时间去妥善处理细节,把控每个环节的准确,在细节和内容上决定成败。
3.学习上慢,深度挖掘专业知识
在专业知识学习上,做到慢半拍,会比他人吸收的更加深入。
同样的一项报告,别人可能只是草草了事,你却可以花费一些时间了解专业的知识,深化拓展自己的技能。
丁辉这个名字大家都很熟悉。
当时参加完《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之后,他没有利用这样的热度去迅速做网红、广告变现,而是花了半年的时间写法考讲义。
那半年时间,丁辉是完全的空窗期,但是他却没有因此焦虑、彷徨。
因为这时候别人的快和丁辉的慢,其实没有了可比性。
你的慢,恰恰是追求长期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将支撑你成为这个领域的专业人物。
职场中,慢半拍不是天生缺点,快半拍也并非永久优势。相对的快和慢,并不一定代表着好与不好。
职场并非段米赛跑,而是马拉松。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定位,了解自身的优势和特性,然后制定相匹配的发展路径。这时候,无论外界怎么看,于你自身而言,这就是最佳的状态。
留言聊聊,你身边有慢半拍的同事吗?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