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关于退休问题,一直是社会热议焦点。当前,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已从1960年的43.7岁提升到2020年的77.93岁。显示,我国平均寿命增长了,但退休年龄并未改变,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养老金方面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3》在探讨养老金替代率的过程中提到,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即将实施,且调整后的退休年龄预计为65岁。
3月2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的展望老龄友好型社会分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秉文对延迟退休年龄为何测算到65周岁这一问题进行解答。
郑秉文以美国和德国的退休年龄设定为例,说明了背后的推算过程。他指出,1935年美国建立社会保障法案时,参考了美国铁路养老保障和欧洲国家的实践,最终将退休年龄定为65岁。而德国在1889年建立养老保障体系时,经过科学调查发现平均寿命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年龄,最终将退休年龄定在70岁。
郑秉文说到:可见,世界上第一个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时,退休年龄是定在70岁的。至于中国研究机构的分析报告究竟是如何科学测算退休年龄的,这两个案例可以帮助思考和理解。
从延迟退休问题回看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情况: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2022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为2.8亿人,占人口比重已达19.8%。2022年9月,国家卫健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表示,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持续攀升,2021年超过2亿人,2022年达到2.1亿人,同比增长4.88%;65岁以上人口占比也从2016年的10.8%提升至2022年的14.9%。持续增长的老龄人口对于养老设备的需求也在增长。
——养老需求情况
根据2020年10月清华大学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发布的《国人养老准备报告》,其中调查表明,无论是未退休者还是已退休者,完善的医疗服务和良好的居住服务均为首选。已退休者相较于未退休者来说更注重于家人同住、充足的资金保障和能发挥技能特长。
——退休金收入情况
由于我国逐渐完善退休养老机制,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后均有较为充裕的退休金。有33%的老年人能够拿到每个月3000-5000元的退休金。在一线城市,有44%的老年人退休金收入达到5000-8000元/月。此外,有超过56%的老年人对自己晚年已经做好了规划,因此他们除了定期拿退休金外,在早期就已经做了相应的投资,拥有一定的积蓄。
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表示,推行延迟退休制度,不会大量挤占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因为这两个群体几乎在完全不同的市场就业。他建议采取灵活的退休制度,有条件的行业或地区可以先行,逐渐把退休作为个人和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强制的制度安排。
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