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i人,还是e人?
过去,刚认识不久的年轻人,寒暄的方式是:你是哪里人?
现在,则变成了开头这句。
社交平台在给用户打标签,而网友自己呢,也在给自己打标签。
标签营销已经成为互联网当下最热的方法论之一。
大叔今天的朋友圈,就被一条「i人买iPhone指引手册」广告,吸引了。
开场一上来,就是一个略显羞涩的眼神,在努力躲开一个热情洋溢的眼神。
原来,i人姑娘在苹果店,想买iPhone,但迟迟不好意思麻烦店员……
怎么办?
i人买iPhone就上美团外卖!
15秒,完成一个新场景构建,新i人故事,最后植入上面那句话。
i人的诠释,也从i人拓展到了有idea的人、不有趣(interesting)的人、总是挨(i)着的爱(i)人。
广告的风格,在后半部分甚至脑洞大开,竟然cue到了Italy人和CatGPT……
还玩了一把剧中剧,在important人的标签剧情中,cue出了给这条广告录音的老师,他手里举着配音稿,一边忙着配音,一边接过了美团外卖小哥送来的iPhone。
广告结尾,则强调,不止买iPhone,买所有Apple产品,都能美团外卖!
看完这条广告,你可能和我有一样的疑问:
美团外卖,是如何把i人这个热门标签,通过什么制作成广告内容呢?又借助去中心传播的什么特性?再实现对什么人群的触达?帮助业务实现增长呢?
大叔做个拆解,试着回答这三个什么。
1、标签营销本质上是圈层营销。
同一标签的人,就是同一个圈层的人。
过去,我们做用户分类,年龄是一个很重要的维度,现在不是说不重要了,而是你说什么话就是什么圈层,比如,今年某小成本电影逆袭,对齐颗粒度就成为互联网圈层的通行证,这是跨越了年轻层。
其实性格测试也类似,因此,i人e人才能成为当下社交网络中最流行的标签。
贴了标签的内容,就会自动找到有这个标签的人。
美团外卖借i人标签,并将i人做了延展,每一种i人,都展示了对当代互联网用户的懂,可以迅速借助去中心化传播中内容找人的逻辑,触发每个圈层的人群。
2、创意+重复抢美团外卖送万物心智。
创意有效,人群有效,不代表有效果。
核心就是:你的创意背后的服务,是不是能真正解决人群的痛点,而不是挠痒痒。
大叔觉得,美团外卖通过从买数码到买万物,确实有效解决了一部分内向人士的痛点,避免尴尬,提高效率。
其实,这已经不是美团外卖第一次结合iPhone做话题了。
在去年9月,iPhone15新机发布后,美团外卖就找到林俊杰这个大IP,借助#识15者为俊杰#一个谐音梗,成功抢占了买最新款的、正版的iPhone手机,用美团外卖的心智,最快30分钟就能送到家!
时隔7个月,美团外卖继续绑定iPhone,大叔觉得,虽然不是iPhone新机发布最高光的时刻,但也借助前段时间库克来中国持续刷屏的热度,最关键以i人这样的流行标签做内容切入,核心就是持续种下美团外卖可以送数码到送万物的用户心智。最关键吧,美团外卖还有优惠呢。
大叔认为,这样有节奏、有创意的重复,是非常重要的策略。这也可能是美团外卖两次选择iPhone的原因之一。
3、i人的多种诠释巧妙避开尴尬。
这个点非常妙。如果只有1和2,拍出来的广告可能会非常尴尬。
因此,短片只是以社恐作为切入点,对i人进行了多种新诠释,这就非常重要。观众看完的感受可能是:哦,原来我们都是‘i人’呀。
不仅化解尴尬,更拓展了更多人群,比如:小情侣、萌宠圈、老板圈等,继续强化了美团外卖送得快、啥都能送的心智。
大叔经常说,创意不是为了创意而创意,创意应该真正能促进业务才有价值。
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短片的适度玩梗,既通过MBTI概念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又将这个概念i人延展,正好与美团外卖可以服务的各类人群保持了一致性,并满足了这群人的痛点,最终实现了创意服务生意。
最后,你是i人还是e人呢?你有什么有趣或者尴尬的购物经历吗?
看完觉得写得好的,不防打赏一元,以支持蓝海情报网揭秘更多好的项目。